第488章 雨幕论禅(2 / 2)

“大片田地撂了荒,田埂上长满半人高的野草,村落里土坯房塌了大半,百姓面黄肌瘦,衣衫褴褛,连果腹都难。更荒唐的是,坊间流言四起,说什么牛生麒麟,猪生象,人生神明,不是天降祥瑞能避祸,就是道来世极乐可脱苦,偏偏没人肯拿起锄头深耕,反倒挤破了寺庙的门槛,拼着饿肚子也要送香火钱。”

他转头看向身侧的年轻僧人,语气添了几分诘问:“说句不好听的,佛宗信徒如此之众,本该是引导世人向善向生的力量。你们劝人向善没错,可若只教他们寄望来世,不顾今生饥寒,任凭田地荒芜、民生凋敝,这佛法,岂不是失了本意?”

净尘闻言轻轻叹了口气,眉宇间拢着化不开的愁绪:“施主所言,小僧何尝不知。”

他声音温润,却藏着一丝无力:“佛宗本讲因果报应,劝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可世人大多只曲解了皮毛——以为此生受苦是命中注定,只需虔诚礼佛,便能换得来世享福,却不知佛说‘一切皆梦幻泡影’,并非让人消极避世,而是要勘破虚妄,珍惜当下。”

他目光投向院中嬉闹的几个孩童:“如今这世道,物欲横流,人心浮躁。佛宗也早已不是当年模样,各大寺庙争相扩充势力,囤积财富,比拼修行高深,反倒把渡化世人、救济苍生的初心抛到了脑后。”

净尘的声音放得更轻,带着几分自嘲与悲悯:“小僧能诵经千遍,明辨佛理,却管不了这窗外的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心生怜悯是真,眼睁睁看着百姓受苦却无能为力也是真;共情他们的绝望是真,只能袖手旁观、苟全自身也是真。”

王浩听得沉默片刻,随即释然一笑:“人无完人,你又非佛陀转世,能有这份悲天悯人之心,已然难得。人力终有穷尽,你在力所能及之处护着这些孩子,已是尽了本心。来世如何,谁也说不准,与其纠结那些虚无缥缈的因果,不如好好把握当下,能救一人是一人,能尽一分力是一分力。”

净尘双手合十,眼中闪过一丝清明,躬身道:“施主字字珠玑,句句皆含禅理,小僧受教了,还需好生修行。”

“先别急着修行。”王浩摆了摆手,忽然抬手指向前方山道,语气带着几分玩味,“有客人来了。”

众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不远处的山路上,一群僧人正快步走来,个个手持玄铁棍,气势汹汹,眉宇间带着不善。

为首的是一名中年和尚,身披鎏金袈裟,手持一柄金色禅杖,杖身刻满繁复的经文,行走间锡环碰撞,发出“哗哗”的声响,透着一股威严。

净尘脸色骤然一变,下意识地上前一步:“主持师兄?你怎么会来这里?”

王浩摸了摸下巴,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我猜,他们是来找我的。”

净尘疑惑地看了王浩一眼,不明白他为何会与主持师兄起冲突,但还是双手合十,迎了上去,想要问个明白。

王浩转头看向身旁的赵灵素:“一会估计得动手,你先把孩子们带进内堂,关好门窗,别出来。”

赵灵素会意,点了点头,立刻转身带着孩子们快步走进了偏院的内堂,轻轻掩上了房门。

这边,净尘刚走到僧众跟前,还没来得及开口问候,人群中就走出一名面色阴沉的矮胖僧人,正是之前与王浩有过冲突的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