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值房的灯火常明,谢砚之以铁腕与冷厉,在全国范围内艰难地推行着税改新政,与那些盘根错节的旧势力进行着一场不见硝烟却同样残酷的拉锯战。而与此同时,另一股新生的力量,正在帝京的另一端悄然汇聚、生长。
“商政议事堂”内,气氛与户部的肃杀截然不同。这里虽也讲究规则与效率,却更多了几分开拓的活力与计算未来的精明。云映雪坐镇于此,并未因“女商首”的尊荣而懈怠,反而更加忙碌。她不仅要处理议事堂日常事务,调解商事纠纷,审议行业规范,更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江南税改的成功,如同给久旱的帝国财政注入了一股甘泉。虽然全国推行阻力重重,但仅江南一地以及部分先行试点府县上缴的税款,已让原本捉襟见肘的国库,肉眼可见地丰盈了起来。边军的饷银得以按时发放,几处关键的水利工程也重新提上了日程。
朝堂之上,一些微妙的变化开始出现。以往但凡提及用钱,户部尚书总是愁眉苦脸,如今虽仍称不上阔绰,但至少有了腾挪的余地。这种变化,敏锐如云映雪,自然察觉到了。
更让她心弦微动的,是来自宫中的一些零星讯息,以及皇帝在偶尔召见询问商事时,那看似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对海外奇珍异宝、乃至“舶来之物”的兴趣。甚至有亲近的内侍隐约透露,陛下近日翻看了不少前朝有关海运、市舶司的陈旧卷宗。
“海禁……”云映雪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眸中闪烁着计算的光芒。
本朝立国之初,因沿海倭患、张士诚方国珍余部盘踞海岛等因,实行了严格的海禁政策,“片板不许下海”。百余年来,虽有走私暗行,但官方层面的海外贸易几乎断绝。巨大的利润潜藏于波涛之下,却无人敢明目张胆地去攫取。
如今,情况不同了。国库渐丰,陛下似乎有松动海禁之意。这对于嗅觉敏锐的商人而言,不啻于一声惊雷!
云映雪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海洋,意味着比陆路更加广阔的市场,更加丰厚的利润,丝绸、瓷器、茶叶……这些帝国盛产之物,在海外诸国堪称价比黄金!但海洋也意味着未知的风险,风浪、礁石、海盗,乃至那些对帝国虎视眈眈的海上势力。
“必须抓住这个机会!”云映雪心中决断。陆上商路虽也在拓展,但受制于地理、关卡乃至沿途势力,终究有其极限。而海洋,是一片尚未被完全划分的蓝海,谁先进入,谁就能占据先机。
她开始频繁地召见那些与海外有过间接贸易往来(主要是通过边境榷场或隐秘渠道)的商人,详细了解海外诸国的风物、需求、航线信息。她查阅古籍,搜寻前朝航海留下的只言片语。同时,她开始利用“商政议事堂”的平台和云氏钱庄的信用,悄然整合资源。
这一日,她在议事堂召集了数位实力雄厚、且对海外贸易抱有极大兴趣的大商贾,其中甚至包括两位在东南沿海颇有影响力的船帮首领。
厅堂内,那巨大的算盘静默高悬。
“诸位,”云映雪开门见山,指尖在摊开的一幅简陋的海图上划过,“陛下仁德,国库渐裕,海禁之策,或有松缓之象。此乃我辈商贾千载难逢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