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何奈?何奈?应是缘浅情深 > 第281章 新政维艰,暗流未息

第281章 新政维艰,暗流未息(1 / 2)

皇极殿的庆功宴饮仿佛还在昨日,“商政议事堂”开府的盛况亦未远逝,帝京上下似乎仍沉浸在对税改成功的欢呼与对“女商首”云映雪的赞誉之中。然而,身为新任户部尚书、总领全国税改事宜的谢砚之,却已清晰地感受到,来自帝国四面八方的、冰冷而顽固的阻力,正如同深冬的暗流,在看似平静的冰面下汹涌奔腾。

御旨明发天下,将江南税改之策推行全国,字字千钧,不容置疑。但这纸煌煌诏书,从帝京发出,跨越千山万水,抵达各州府县时,其效力却不可避免地开始衰减、扭曲。

江南试点,有谢砚之亲临坐镇,有云映雪奇招迭出,更有皇帝不惜代价的鼎力支持,方能以雷霆万钧之势,强行撕开一道口子。可全国范围呢?疆域何其辽阔,情势何其复杂!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早已习惯旧有规则的官僚体系、以及那些在江南受挫却并未伤及根本、转而将触角伸向更广阔天地的旧利益集团,岂会甘心引颈就戮?

谢砚之坐镇户部衙门,案头堆积的不再仅仅是江南的捷报,更多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公文邸报、密折急递。他那间原本就冷肃的值房,如今更是气氛凝重,仿佛连空气都带着铁锈般的寒意。

“大人,河东道奏报,清丈田亩进展‘顺利’,然据稽查司暗查,所报新增田亩数目,与预估相差三成有余,地方多以‘山地贫瘠’、‘河滩沙化’为由搪塞。”

“大人,山南西道转运使来函,称推行票证‘恐扰民’,请求暂缓,或只在府城试行。”

“大人,淮南有十三家士绅联名上书,控诉税吏‘借清丈之名,骚扰乡里’,请求朝廷‘体恤民情’。”

“大人,剑南道税课司衙门走水,积存之旧年票证根簿‘不幸’焚毁……”

一条条消息,或明或暗,或阳奉阴违,或直接阻挠,如同无数根冰冷的针,刺向新政的中枢。

谢砚之面容冷峻,眸中寒意更盛。他指尖划过一份来自陇右的密报,那里的一位知府,竟敢公然在接旨时称“江南之法,未必适于陇右苦寒之地”,其态度之暧昧,耐人寻味。

“阳奉阴违,积习难改!”他冷哼一声,将密报掷于案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侍立一旁的属官噤若寒蝉。

他深知,这些看似零散的抵抗背后,是一张无形而庞大的网络。江南士族的溃败,并未让整个旧势力集团土崩瓦解,他们只是暂时收缩了阵线,将主力转移到了朝廷控制力相对薄弱、或是利益关系更为盘根错节的内陆及边远行省。他们利用地方官员的惰性、畏难情绪以及对自身利益的考量,或拉拢,或施压,或散布谣言,千方百计地延缓、扭曲甚至架空新政的执行。

更有甚者,暗中的破坏从未停止。江南刑堂的鲜血似乎并未让某些人彻底清醒。各地陆续传来消息,有负责清丈田亩的基层书吏遭遇“意外”,有积极推行票证的商户受到不明势力的打压,甚至有稽查司派往地方的暗桩遭遇袭击,下落不明。

阻力,比预想的更为庞大和顽固。

但谢砚之,是谢砚之。他是从江南血火中拼杀出来的“活阎罗”,他的意志,早已淬炼得如同百炼精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