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调她入户部,或可整顿账目积弊……】——财政主官
她睁开眼,呼吸轻缓。人心已动,势不可逆。
退朝后,凤仪殿内阳光洒落案头。宫人送来新任女官任命文书。
林婉音授翰林院修撰,参与诏令起草;
苏明漪入户部协理账务,专查地方赋税虚报;
赵清澜调兵部参议边防事务,每月呈报边军粮饷发放实情。
沈知微逐一翻阅,手指停在“林婉音”三字上。她想起自己十六岁那年,在沈家祠堂外跪了一夜,求嫡母准她读书。李氏冷笑:“庶女识字即可,读多了反惹是非。”
后来她被钉在宗祠门前,罪名是私通外男。没人听她说话,没人信她清白。
今日,同样身为女子,却能在金殿之上,与群臣论道,执笔议政。
她起身走出殿门,春阳照在长廊石阶上。远处传来脚步声,一群新晋女官列队而行,青裙素带,步履坚定。
一名少女抬头看见她,立即停下,躬身行礼。动作标准,却不僵硬。她眼中闪着光,不是畏惧,也不是讨好,而是敬重与向往。
沈知微微微颔首。
那少女直起身,继续前行。风吹起她的衣角,像一面未曾展开的旗帜。
沈知微站在廊下,望着她们远去的背影。她忽然觉得,脑中的系统安静了许多。它不再频繁提示,也不再需要她一次次验证人心真假。
因为她看到的,不再是谎言与背叛,而是真实生长出来的希望。
她转身回殿,坐在案前,翻开一本奏折。是苏明漪提交的《查核江南赋税疏》,字迹工整,数据清晰,附有三处可疑账目比对表。
她提笔批阅:“准。交稽察司复核,七日内回禀。”
笔尖顿了顿,又添一句:“此人可用。”
窗外传来钟声,申时将尽。
她放下笔,闭眼片刻。脑海中,系统依旧存在,冰冷、机械,等待下一次召唤。
但她知道,有些东西正在改变。
过去她靠听人心活着,如今她开始被人听见。
她睁开眼,望向殿外天际。夕阳西沉,宫墙染金。一群飞鸟掠过天空,飞向城南书坊街。那里新开了一间女子书院,门口挂匾写着四个大字:**明德致知**。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一名小宫女捧着新抄录的《女官名录》走来,低头念道:“今日又有十三人报名参试下届女子科举,来自岭南、蜀中、河北三地,皆寒门出身。”
沈知微点头。
小宫女退下。
她独自立于窗前,手指轻轻敲了敲窗棂。
远处,书院灯火初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