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的火光熄了三日,宫中密报仍在不断送入御前。沈知微坐在凤仪殿东厢的案后,面前摊着一叠江南八府的账册副本。她指尖划过一行数字,停在“修堤专款”一栏上。
这笔银子,拨下去已有半年。
她提起笔,在纸上记下几个地名。刚写完,一名女官快步进来,递上一封加急密函——太子从江南发来的奏报。
信上说,他沿江巡查时发现,多处堤防年久失修,雨季一到,两岸百姓恐遭水患。可户部记录显示,去年秋赋后已拨出十万两专款用于加固江堤。钱去了哪里,无人能答。
沈知微看完,将信纸折好,放入袖中。她起身走向内室,屏退左右,闭目凝神。
心镜系统悄然启动。
【是否启用能力?】
她在心中默念:是。
三秒静止。
画面浮现,不是声音,而是信息流——系统根据现有情报推演出最可能的心理盲点。【最怕钦差查验民工薪资发放情况】。
她睁开眼,提笔写下一道密令,用火漆封好,交予心腹:“即刻送往江南行辕,务必亲手交给太子身边掌印太监。”
密令里只写了两句话:一、以慰问灾民为由,突访江畔劳工营地;二、查“龙骨桩”采购记录,若无实物,则必有虚报。
四日后,第二封回信抵达。
太子依计行事,假扮工部小吏混入工地,询问几名老匠人。其中一人哭诉,他们半年未领工钱,官府称银两都用于购买“龙骨桩”这种昂贵建材。可现场河滩松软,根本无法打桩,更别说运来大批木材。
太子命人当场挖掘堤基,果然只挖出几根腐朽木头,外层刷了漆,冒充新材。
证据确凿,主簿被押入大牢。但账册仍不见踪影,知府一口咬定款项全数用于工程,分文未贪。
沈知微再次闭目。
深夜,宫殿寂静。她调动系统,这一次,借助太子随行太监短暂靠近知府的机会,捕捉其内心波动。
【是否启用能力?】
是。
三秒静止。
【赃款账本藏在城南慈恩庵佛像腹中,银子已转手三次,最后流向……】
信息中断,冷却时间开始计算。
她立刻提笔拟旨,加盖皇后印信,派快马南下:“命太子即刻查封慈恩庵,搜查所有佛像内部,重点查看观音座下莲花台。”
又附一句:行动须在天亮前完成,不得惊动地方衙门。
七日后,捷报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