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 > 第771章 空城诱敌歼残党,边关再稳护民生

第771章 空城诱敌歼残党,边关再稳护民生(1 / 2)

虎卫浑身是血跪在帐中,声音沙哑:“娘娘……他们是来送死的。”

沈知微站在沙盘前,手指还停在西岭山谷的位置。她没抬头,只问了一句:“尸体呢?”

“已拖回营外,三具全无随身信物,但腰间都缝着同样的布条——黑底红边,绣了个‘昭’字。”

她眼神一动,终于转过身。那不是传令的标记,是死士的凭证。裴昭旧部惯用这种暗记,只为死后能被认出身份,领到抚恤银。

这不是情报泄露,是故意暴露。

她立刻召来参军,调出近两日所有哨探汇报。西岭以北五十里内,风向偏东南,沙地留痕浅。可昨夜子时前后,有三人进出接头点,脚印深陷,步伐急促,明显负重前行。

他们不是来传递消息的,是来引路的。

她翻看地形图,目光落在雁门关西侧的黑水峪。谷道狭窄,两侧高坡,仅容两骑并行。若敌主力绕行此地,必经此处。而此刻,雁门关守军不足三千,主力尚在追击残敌未归。

敌军想趁虚而入。

她当即下令:“关闭雁门关四门,唯南门虚开,城头撤旗,熄鼓。”

参军迟疑:“若敌真来,岂不门户大开?”

“他们要的是粮仓。”她盯着地图,“我给他们开门,也给他们坟地。”

命令迅速传下。三千精锐连夜拔营,绕行后山小道,潜伏于黑水峪两侧高地。弓弩手埋伏坡顶,火油桶沿坡滚落布设,引线直连坡上烽燧。另派五百轻骑断其退路,专候敌军入谷。

她亲自赶往雁门关,登城楼查看布防。天色将晚,风卷黄沙扑面。她命人寻来几名老农与孩童,令他们在街巷扫地、放风筝,装作日常光景。又让乐坊女官藏于城内钟楼,奏起民间小调,笛声随风飘出城外。

夜渐深,城中灯火稀疏,唯有南门敞开,像一张沉默张开的口。

---

子时刚过,远处尘烟微起。

一队骑兵缓缓逼近,为首者勒马停在城门外百步,举目观望。城门大开,街巷空荡,只有几个孩子蹲在广场放风筝,老人拄拐扫街,风吹笛声悠悠传来,竟是边民常听的《春耕谣》。

他回头低语几句,一名细作翻身下马,徒步靠近城门。他在门口站了许久,又绕到墙根查看车辙痕迹,最终确认——城内无兵集结之象。

他快步返回,向主将点头。

片刻后,千余敌军鱼贯而入,直扑城北粮仓。他们动作迅疾,显然早有计划。有人直奔库房撬门,有人牵马准备装粮,主将立于仓前高台,四顾戒备。

就在此时,南门轰然关闭。

紧接着,四面城头火把齐燃,照亮夜空。鼓声骤响,箭雨自两侧屋顶倾泻而下。敌军大乱,纷纷举盾抵挡,却见城墙上并无大批守军,只有零星射手轮番射击,压制其行动。

主将怒吼:“中计了!撤!从原路退出去!”

队伍调头狂奔,冲向南门。可城门已被巨石封死,根本无法通行。

他们这才意识到,真正的杀局不在城里。

---

黑水峪谷口,火光冲天。

敌军先头部队刚冲进谷道,便踩中引线。坡上烽燧点燃,火球顺着油毯滚落,瞬间引燃整条通道。两侧高坡上万箭齐发,滚石如雨砸下。被困谷中的敌军挤作一团,战马嘶鸣,人声惨叫混成一片。

有人试图攀爬陡坡逃生,却被伏兵居高临下射杀。轻骑已封锁谷口,截断退路。火势越烧越旺,浓烟滚滚,热浪逼人。

沈知微立于城楼暗室,透过窗缝观察战况。她指尖触到耳后玉坠,最后一次启用系统:“探查敌首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