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 > 第725章 微服民间,以工代赈定

第725章 微服民间,以工代赈定(1 / 2)

风雪压着村道,沈知微踩在结冰的泥地上,脚下一滑,扶了扶鬓边的白玉簪。她没回头,只低声对身后人说:“绕过去,别走官道。”

随行的内侍急步上前,“娘娘,前面是荒村,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您不能去。”

她没停下,“我既然来了,就不会半路折返。”

昨夜宫中灯火未熄,她坐在昭阳宫里看完了那份名单。那些名字一个个浮现眼前,背后是盘根错节的利益网。可当她合上卷册,脑海里却闪过一个画面——那个抱着病儿跪在雪地里的妇人,眼神空洞,像极了前世自己被逐出沈府那晚。

她起身披衣,一句话也没多说,连夜出了宫。

一行人避开州府安排的迎驾队伍,改从小路进村。天刚亮,远处村落笼罩在灰白雾气中。几个孩子蹲在路边啃树皮,看见陌生人靠近,立刻散开。

沈知微从药箱里取出一包伤药,递给最近的一个老妇。老人不敢接,手抖得厉害。

“我是医馆来的。”她说,“这药不收钱。”

老妇迟疑了一下,终于伸手。就在指尖触到药包的瞬间,沈知微启动了心镜系统。

三秒。

“粮仓还有米,官老爷不让开……”

她收回目光,不动声色。

又走近一个拄拐的男人,递上另一包药。

系统再次开启。

“修桥一天换半升米,可我家娃才五岁,哪有力气搬石头……”

第三个人是个少年,脸上有冻疮。她递药时,再次读取。

“去年交了双倍税,今年反倒没人管。要是能吃饱,谁愿意跪着求一口粥?”

她把药箱抱紧了些,往村里走。

村子不大,破屋歪斜。几户人家门口挂着干枯的玉米棒子,墙角堆着没烧完的柴草。一处空地上搭了个棚子,挂着“施粥处”的木牌。十几个百姓排着队,每人领一小碗稀汤。

一个小吏站在旁边大声喊:“明天起,不参加修桥的,一律不发粮!谁偷懒,就饿死!”

队伍里有人低声骂,但没人敢抬头。

沈知微站在人群外看了一会儿,转身走向村口那座断桥。

桥面塌了一半,蹲下身,用手摸了摸桥基,又看了看河道走向。

这地方春汛一来,水势必猛。若不提前疏通,下游三个村子全得遭殃。

她记下了地形。

傍晚,她带着随从在村外找了间废弃的茅屋歇脚。火塘里点了柴,烟呛得人睁不开眼。她让其他人去休息,自己留下守火。

半夜,门外传来脚步声。

一个穿旧官袍的男人悄悄推门进来,看见她愣了一下。

“你是谁?”

“路过避风的。”她低头拨弄火堆,“你是这里的县丞?”

男人没否认,只是叹口气,在对面坐下。“你不是普通人。刚才你在桥头站那么久,不是为了看风景。”

她没否认,“我在想,能不能换个法子发粮。”

“换?”他苦笑,“上头定的规矩,劳力换米,不干活就没饭吃。我没权改。”

“可老人孩子怎么办?他们没力气修桥。”

“那就活该饿死?”他声音低下去,“我知道这不对。可我要是开了仓,明天就会被革职查办。我一家老小,全在这儿。”

沈知微盯着他,启动系统。

三秒。

“我不是贪官……我只是怕丢了差事,家里人就得跟着倒霉……只要能保住命,哪怕说谎我也认了……”

她放下心来。

“你说谎,是因为有苦衷。”她开口,“但我告诉你实话——再这样下去,不出十天,这里会死人。不是饿死,就是抢粮时被打死。”

县丞沉默。

“我不想等州府批复。”她说,“我想现在就开始做一件事。”

“什么事?”

“以工代赈。”

“什么意思?”

“不光修桥。修渠、清沟、挖井,都算工。男女都能做,老人捡石块,孩子运土,按工发粮。做得多,吃得饱。”

县丞抬头,“可上面不会批。”

“不用上报。”她说,“你就当有个姓沈的人从京里来,想试试新办法。先在一个村试点,做出样子再说。”

“你要我冒这个险?”

“你不做,没人做。”她看着他,“你以为你瞒报灾情就能保全家?等人都死光了,你还保什么?”

火光跳了一下。

县丞的手放在膝盖上,指节发白。过了很久,他点头。

“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