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远号货船被截的消息传回中军大帐时,沈知微正盯着调度簿上刚写下的“通行无阻”四字。笔尖还悬在纸上,墨滴缓缓坠落,晕开一个黑点。
她抬眼看向跪报的亲卫:“账本呢?”
“已交谍网女官查验。”
沈知微起身,未披外袍便直奔后帐。烛火在她身后拉出一道长影,映在军图上,像一柄出鞘的刀。
谍网女官已在等她。桌上摊着一本泛黄册子,封皮写着“通远商号往来流水”。翻开的那页,密密麻麻记着银钱进出,其中一行被红笔圈出——“三月十七,付陈副将纹银二百两,事成另加三百”。
“陈副将?”沈知微问。
“校场火药库当值副将,原属旧王府护卫,三年前调入边军。”
沈知微沉默片刻。裴昭死后,其旧部多被遣散或贬黜,但仍有零星人马藏于各营。她早知隐患未清,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浮出水面。
“查他近三个月行踪,尤其夜间动向。”
“已查。”谍网女官递上一张纸,“他每月初七、十七、二十七夜巡火药库,每次停留时间超出规定半个时辰。且这三日,黄河渡口均有不明船只靠岸。”
沈知微指尖划过那三个日期。太规律了,不像巧合。
“明日我去校场走一趟。”
次日辰时,沈知微带亲卫抵达校场。晨雾未散,操练声已起。她先去粮仓查看新到的一批米袋,又去了箭楼点验库存,最后才往火药库方向去。
火药库建在坡地背阴处,四周设栅栏,门口两名守兵抱枪而立。听见脚步声,一人抬头,见是沈知微,连忙行礼。
“娘娘驾到,卑职有失远迎。”
“不必多礼。”沈知微扫了一眼库门锁具,“今日谁当值?”
“回娘娘,是陈副将,他在后面清点存货。”
话音未落,一道身影从库房拐角走出。男子三十出头,身穿青甲,腰佩长刀,脸上有一道浅疤,眼神沉稳。
“末将陈元,参见娘娘。”他单膝落地,动作干脆。
沈知微点头:“起来吧。我来看看火药存量,前线战事吃紧,一点都不能出错。”
“请娘娘放心,账目齐全,实物相符。”
她走近几步,在他身侧站定。两人并肩而立,面对库门。
就在这一刻,她闭上了眼。
心镜启动。
三秒。
**“今夜必毁补给线,否则北狄大军难进。”**
她睁开眼,神色如常。
“你做事一向仔细。”她说,“这些火药若用作伏击,够炸断几座桥?”
陈元顿了一下:“至少三座。”
“很好。”她转身,“我要去别处看看,你继续忙。”
离开火药库后,沈知微径直召来水师将领。
此人姓赵,面有刀疤,掌管黄河巡防已有五年。他不多话,只听令行事,却从未出过差错。
“赵将军,我需要你在今晚子时前,带五十精锐埋伏在石桥下游的芦苇滩。”
赵将军问:“目标是谁?”
“有人会在那时传递消息。你只需抓人,不需问话。”
“是。”
“另外,派一艘空船挂通远号旗号,沿主航道南下,船上洒香粉,引蛇出洞。”
赵将军皱眉:“若对方不上当?”
“他会。”沈知微说,“他已经等不及了。”
午后,她召集所有后勤官员议事。大帐内诸人列席,气氛肃然。她坐在主位,翻开一份假造的调度令。
“因前线推进顺利,主力将于明日起南移三十里。粮道需重新规划,今夜必须完成转运准备。”
众人低头记录。她目光扫过全场,落在陈元身上。
“陈副将,你负责今晚的巡逻调度,务必确保火药库与粮仓之间通道安全。”
陈元抱拳:“遵命。”
散会后,沈知微回到中军帐,立即命人封锁营门,切断各营区往来凭证。她亲自坐镇指挥台,手边放着一面铜锣,只要敲响,全营即刻进入戒备。
亥时三刻,哨探来报:陈元调动八名亲信,携带工具前往火药库。
沈知微起身,披上黑袍,提灯出门。
营地内外已布下暗哨,每一处要道都有弓手潜伏。她站在高台上,望着远处火药库的方向。
子时整,火光突起。
不是爆炸,而是引线点燃的火花。守库兵士惊叫示警,可还未跑出十步,就被埋伏军士按倒在地。
与此同时,黄河渡口传来厮杀声。赵将军率人突袭芦苇滩,当场擒获两名欲乘小舟离岸的男子,其中一人怀中藏着铜哨。
沈知微尚未松懈。她知道,真正的信号还没发出。
果然,一刻钟后,一名传令兵模样的人匆匆奔向营门,手持紧急文书。亲卫依令拦下,搜出身上的密信——上面写着“计划败露,速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