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组长,这份是城东商业广场的初步设计图。”刚进公司,实习生就捧着文件夹跑过来,眼睛亮晶晶的,“王总监说您要是觉得可行,下午就可以和甲方对接。”
林晚翻看着图纸,指尖在“儿童游乐区”的标注上停住。这个项目是她力排众议争取来的,当初很多人觉得商业广场设计利润低又耗精力,但她坚持要接——前世她总带着大女儿去逛商场,每次孩子都吵着说“这里不好玩”,那时她就想,要是有个让孩子能尽情撒欢、家长也能安心休息的地方该多好。
“通知团队,下午三点开会讨论细节。”林晚把图纸合上,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或许可以在游乐区加一些互动装置,让家长能通过屏幕看到孩子的实时动态,既安全又贴心。
会议进行到一半,手机在桌下震动了一下。她瞥了眼屏幕,是个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只有一张照片。
照片的背景像是某个高档餐厅,丈夫坐在靠窗的位置,对面坐着个穿红裙子的女人,两人正低头看着手机,距离很近。照片拍得有些模糊,但丈夫手腕上那块她送的周年纪念表,在灯光下闪着熟悉的光。
林晚的手指猛地收紧,手机壳的棱角硌得掌心发疼。会议室里的讨论声仿佛突然隔了层玻璃,变得模糊不清。她深吸一口气,点开那个号码的资料页,没有备注,归属地显示是丈夫出差的城市。
“林组长?”旁边的同事碰了碰她的胳膊,“您觉得这个配色方案可行吗?”
林晚抬起头,努力让声音听起来和平常一样:“我觉得暖色调更合适,毕竟是亲子区域,要让人感觉亲切。”她顿了顿,把手机屏幕朝下扣在桌上,“我们继续吧。”
接下来的会议内容,她听得断断续续。脑子里反复回放着那张照片——丈夫对面的女人是谁?他们为什么会一起吃饭?拍照的人又是谁?无数个问题像藤蔓一样缠上来,勒得她喘不过气。
她想起丈夫上周视频时说“项目忙得连轴转,每天只睡四个小时”,想起他昨天发消息时说“在宿舍煮泡面”,心里像被什么东西狠狠剜了一下。难道那些温柔的体谅、耐心的倾听,都是装出来的?
会议结束后,林晚坐在空荡的会议室里,指尖悬在拨号键上方,迟迟没有按下。她想立刻打电话质问丈夫,又怕只是误会。万一那是合作方的工作人员?万一只是角度问题?她好不容易才抓住的平衡,难道就要这样被打破?
手机又震动了一下,还是那个陌生号码。这次发来的是一段文字:“有些事,你不该被蒙在鼓里。下周三下午三点,城西咖啡馆见,我给你看些东西。”
林晚盯着那段文字,指尖冰凉。窗外的阳光正好,透过百叶窗在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一道道割裂的伤口。她想起早上家里温暖的画面,想起工作室里同事们充满干劲的脸,想起自己这一路咬牙坚持的不易——那些好不容易搭建起来的平衡,似乎在这一刻,被这个突然出现的不速之客,撕开了一道隐秘的裂缝。
她拿起手机,慢慢站起身。走廊里传来同事们的说笑声,世界依旧热闹,可她的心里却陡然升起一阵寒意。下周三,她该去赴这个约吗?那个自称要揭开真相的人,到底藏着怎样的秘密?
电梯下方的数字不断跳动,林晚看着反光面板里自己的脸,眼神里的迷茫和坚定正在反复拉扯。她知道,从收到那条短信开始,她小心翼翼维持的平衡,或许已经走到了临界点。而即将到来的周三,会把她推向哪个方向?她不知道,只觉得掌心的手机越来越沉,像握着一颗即将引爆的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