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捕快上门(1 / 2)

雨后的洛阳城,空气里满是草木与泥土的清新气息。

青禾堂的天井中,水珠顺着屋檐滴落,在青石板上砸出细碎的水花,溅起又消散。

叶青山负手立在药圃边,指尖轻抚过一片带着晨露的紫苏叶。

经过雨水的滋润,圃中的草药愈发葱郁。

板蓝根的叶片舒展,甘草的藤蔓攀着竹架蜿蜒,就连平日里长势平缓的三七,也冒出了嫩红的新芽。

他的神识如无形的蛛网,依旧笼罩着大半个洛阳城。

只是今日,那平静的感知中,多了几分不同寻常的异动。

“公子,早膳备好了。”

貂蝉端着食盘从厨房走出,一身淡绿布衣衬得她肌肤胜雪,紫霞短剑藏在腰间,仅露出一截莹润的剑柄。

她将温热的小米粥、几碟酱菜和蒸得松软的馒头摆在石桌上,目光落在叶青山挺拔的背影上,眼底藏着化不开的温柔。

“夜姬妹妹去库房清点药材了,昨日大雨冲湿了几包陈皮,她正忙着翻晒呢。”

叶青山转过身,唇边噙着一抹浅淡的笑意:“辛苦你们了。”

他走到石桌旁坐下,拿起一个馒头掰开,热气氤氲中,混杂着麦香与药圃的清香,“城西破庙那边,雨后泥土松软,怕是容易滋生蚊虫,让夜姬抽空配些驱虫的药粉,送去给赵虎他们。”

“嗯,我已经跟她说过了。”

貂蝉为叶青山盛了碗小米粥,轻声道,“昨日雨停后,我用神识扫过破庙,流民们都在修补屋顶,赵虎把一切安排得妥妥当当,没有出现混乱,只是……”

她顿了顿,眉头微蹙,“官府那边,巡防营的人还在外围游荡,而且人数比之前多了些,像是在监视什么。”

叶青山舀粥的动作未停,语气平静无波:“石鉴那边怕是按捺不住了,他不敢明着对青禾堂下手,便想从流民身上找突破口。

若是流民这边出了岔子,他正好能借‘治理不力’的由头,牵连到我们。”

正说着,夜姬提着一个竹篮走进天井,篮中装着翻晒好的陈皮,香气醇厚。

她额角带着薄汗,鬓边的碎发被浸湿,却依旧难掩倾城之貌。

“公子,貂蝉姐姐。”

她将竹篮放在墙角,走到石桌旁坐下,拿起毛巾擦了擦汗,“库房的药材都清点好了,除了几包陈皮受潮,其他都完好无损。

驱虫的药粉我已经配好了,用的是艾草、雄黄和菖蒲,效果应该不错,等会儿让伙计送去城西。”

“辛苦你了。”

叶青山递给她一个馒头,“先吃点东西垫垫。”

夜姬接过馒头,咬了一小口,眼神中带着几分凝重:“公子,方才我去前铺时,听路过的百姓说,城北的官仓昨日开了一次,却不是放粮救济流民,而是给宫中运送了大批粮食和绸缎。

据说陛下近日要在华林园设宴,邀请诸王和大臣们赏玩,还要挑选宫女充实后宫呢。”

“太康盛世,歌舞升平,陛下自然要好好享乐。”

叶青山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讽。

他的神识早已看到,宫中华林园内,工匠们正在连夜搭建戏台,珍宝古玩被搬来搬去,宫女们被管事嬷嬷呼来喝去,忙得脚不沾地。

而司马炎则斜倚在软榻上,由嫔妃们喂着葡萄,与身边的侍中谈笑风生,话题无非是哪家的美人更娇艳,哪件宝物更稀有。

貂蝉放下碗筷,眼中满是愤慨:“百姓们在城外忍饥挨饿,流民们连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他却只顾着饮酒作乐,这样的君王,如何能守住江山?”

“西晋的根基,本就是建立在世家大族的支持之上。”

叶青山缓缓道,“司马炎建国之初,为了巩固统治,大肆分封诸王,给予他们军政大权,又纵容世家子弟兼并土地,搜刮民脂民膏。

如今太平日子过久了,他早已没了当年的锐气,一门心思只想着享乐,朝堂之上,贪官污吏横行,寒门士子难有出头之日。

这样的王朝,即便没有外力侵扰,也迟早会从内部腐朽崩塌。”

夜姬轻声道:“公子,那我们……”

“我们只需守好这青禾堂,护好身边之人即可。”

叶青山打断她的话,目光深邃,“历史的车轮,不是人力可以轻易扭转的,但我们可以在这乱世之中,为百姓多尽一份力,为自己留一片安身之地。”

貂蝉和夜姬对视一眼,她们都明白叶青山的意思,也愿意追随他,在这乱世之中,做那黑暗中的一点微光。

早膳过后,青禾堂的铺面准时打开。

伙计们将药柜擦拭干净,把昨日晾晒好的药材分门别类地摆放整齐,空气中弥漫着浓郁却不刺鼻的药香。

附近的百姓们陆续上门,有的是来抓药,有的是来复诊,还有的只是来咨询养生之道。

叶青山、貂蝉和夜姬各司其职,一切都井然有序。

临近午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青禾堂门口。

来人正是左思,他今日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粗布长衫,面色比上次好了许多,只是眉宇间依旧带着几分郁结。

他走进铺中,对着叶青山拱手行礼:“叶大夫,今日前来,一是为了复诊,二是想向您请教一些事情。”

叶青山示意他坐下,指尖搭在他的脉搏上,片刻后道:“左先生的身体已经痊愈,只是心中郁结难舒,伤及肝气,日后还需放宽心,少思寡虑。”

左思叹了口气:“多谢叶大夫关心。只是心中之事,哪有那么容易放下。

我近日撰写《三都赋》,查阅了大量典籍,却发现如今的朝堂之上,奢靡之风盛行。

文人墨客们大多沉迷于清谈,对国事民生漠不关心,就连那些曾经主张经世致用的名士,也渐渐变得圆滑世故。”

他顿了顿,又道:“昨日我去藏书阁查阅资料,偶遇几位太学的学子。

他们告诉我,吏部尚书石鉴近日在府中设宴,邀请了不少世家子弟。

席间不仅有山珍海味,还有歌舞助兴,甚至有人以珍宝为赌注,一掷千金,全然不顾城外流民的死活。

这样的景象,让我实在心寒。”

叶青山递给她一杯温水:“左先生心怀天下,实属难得,只是如今的世道,便是如此。

你能坚守本心,潜心治学,写出《三都赋》这样的旷世之作,便是对这乱世最好的回应。”

“叶大夫过奖了。”

左思接过水杯,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其实今日前来,还有一事相求。

我撰写《三都赋》,需要参考蜀地、吴地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可手中的典籍大多语焉不详。

听闻青禾堂藏书丰富,不知叶大夫能否借我几本相关的书籍一用?”

“当然可以。”

叶青山点头应允,“我书房中有几本《蜀都记》《吴地志》,还有一些前人游历蜀吴的手记,左先生若是需要,便拿去便是。”

“多谢叶大夫!”

左思大喜过望,起身对着叶青山深深一揖,“叶大夫不仅医术高明,更是胸怀宽广,左思感激不尽。

日后《三都赋》成书,定当第一时间送来给叶大夫品鉴。”

叶青山微微一笑:“左先生不必客气。治学之路艰辛,愿先生早日达成所愿。”

随后,貂蝉领着左思去后院书房取书。

左思在书房中翻阅着那些珍贵的典籍,眼中满是痴迷,不时发出由衷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