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拉格斯的身影消失后,林璟并未急于做出决定。他如同一个沉默的幽灵,在这座充斥着奥术能量与冰冷理性的“静滞尖塔”内缓步穿行。
尖塔内部的空间结构复杂而精妙,远超外部所见。除了中央的控制大厅,还有许多功能各异的房间:有的堆满了古老的星灵帝国卷宗和能量水晶,有的布设着模拟各种极端宇宙环境的力场发生器,有的则陈列着一些被封印在透明力场中的、形态诡异的生物或物质样本——那显然是墨拉格斯各种禁忌实验的“收藏品”。
林璟在一间类似档案馆的房间前停下。这里的书架上并非实体书籍,而是一排排散发着微光的记忆水晶。他随手取下一枚,神识探入。
其中记录的并非高深的奥术知识,而是一段段星灵帝国晚期的社会影像与数据。他看到在“终末回响”的阴影逐渐笼罩时,帝国的社会如何从最初的团结抗争,逐渐演变为分歧、恐慌乃至内部的倾轧。有主张不惜一切代价寻找生路的激进派,也有主张保存火种、遁入虚空的保守派,更有像墨拉格斯这样,认为唯有理解并驾驭毁灭才能获得新生的……异端。
在这些记录中,年轻的墨拉格斯以其惊人的奥术天赋和冷酷的逻辑,提出了震惊帝国的“吞噬同化理论”,认为文明应当主动拥抱熵增,将自身转化为更高等的、能适应乃至利用宇宙寂灭的形态。这理论被视为对帝国信仰与道德底线的挑战,最终导致他被流放至此。
林璟放下水晶,若有所思。墨拉格斯的道路,确实是一种极端,但某种程度上,又何尝不是一种在绝望中寻求的、破而后立的疯狂尝试?
他又来到一间观测室。这里没有窗户,但墙壁本身就是巨大的光屏,实时显示着外界“渊噬之口”星云的动态。可以看到,之前围攻他的噬星兽潮并未完全散去,依旧在尖塔外围的蓝光力场外徘徊、嘶吼,那头领主级噬星兽庞大的阴影在星云深处若隐若现,散发着令人不安的威压。
光屏的一角,还有无数细微的数据流在分析着兽群的能量波动、行为模式乃至……某种群体意志的演变。
墨拉格斯不仅在研究吞噬法则,更在以这片星云和噬星兽群作为巨大的实验场,观察着一种基于吞噬法则的、扭曲的“文明”雏形的演化!
“很壮观,不是吗?”墨拉格斯那冰冷的意念毫无征兆地再次响起,他的灵体不知何时已出现在观测室内,“混乱,无序,却又在宏观上遵循着吞噬与成长的铁律。它们是我理论的证明,生命的形态可以如此……多样化。”
林璟没有回头,只是淡淡道:“但它们似乎并不完全受你控制。”
“控制是低效的。”墨拉格斯回应,“我提供初始的‘种子’与环境,观察其自然演化,收集数据,完善模型。个体的失控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整个系统所展现出的、适应‘终末’的潜力。”
他的语气,仿佛在谈论一场与己无关的实验。
林璟转过身,看向那冰冷的奥术之眼:“大师邀请我前来,真正的目的,恐怕不只是为了交换数据吧?以你的能力,若想强行留下我进行研究,也未必做不到。”
墨拉格斯的光杖微微一顿,数据流在其上加速流转。“逻辑判断,强行拘禁一名‘归墟行者’,风险与收益不成正比。你的力量本质特殊,激烈对抗可能导致不可预测的变数,干扰我的长期观测。合作,是更优化的选择。”
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我需要验证一个猜想。”
“什么猜想?”
“关于‘维度吞噬者’的。”墨拉格斯的奥术之眼锁定了林璟,“根据我的模型推演,‘维度吞噬者’并非单纯的毁灭者,它们更像是一种……‘清道夫’,或者说是宇宙循环机制的一部分。它们被高熵体、被走向终末的世界所吸引。而你的‘归墟意境’,在某种意义上,模拟甚至触及了某种终极的‘低熵’或者说‘终结’状态……”
他的意念中首次带上了一丝名为“好奇”的情绪波动:“我想知道,当‘归墟行者’与‘维度吞噬者’相遇,会发生什么?是相互湮灭?还是……某种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