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东宫(2 / 2)

邱大郎拥着她,开始嘀咕自己的打算。

这会儿他专注着自身前途,没硬把徐侍卫要寻的人和宋明洛结合在一块。毕竟他那日连徐侍卫在哪处高就都没寒暄到。

不过看徐侍卫小家子气没钱在平康坊快活的姿态,八成比他不如多了,他这差事来之不易。

*

小报终究没辜负明洛最初的期待和张七郎的妄想,特别版的季刊取得了巨大成功,飞入了太极宫的贵人眼中。

这份凝聚了明洛若干历史知识,融合古代四大名着,集唐诗宋词于大成的综合体阅读杂志。

是的,所谓季刊,明洛基本捣鼓成了一本类似杂志的合集。

也就是河东战场不太能说,要不然明洛都能推陈出新,整个非同凡响的大捷封面。

“明儿小报印多少份?”那师傅乐得见牙不见眼,明洛为了保证每一份的质量,和师傅签过分成协议。

每卖出一份师傅提成一文钱。

季刊杂志,明洛提升到了十文。

积少成多。

是笔可观的财富。

“两千。”明洛给了个不上不下的数字。

师傅有些咋舌,昨儿不说季刊,小报都卖了一千八,今儿两千是不是少了?光订阅的就有一千六左右呢。

“没事儿,你就照着印。”明洛深知饥饿营销的重要性,时不时给大家造成一种错觉。

她这小报限量供应,来晚了可不一定有。

“好嘞。”

师傅浑身干劲,还把自家侄子招来帮衬一二,眼看攒一攒钱,他就能盖新房了。

明洛则盘算了下漏网之鱼,长安城的富户大家她捞得差不多了,如今小报登堂入室混到了圣人跟前,再怎么看不上的世家豪族都会订一两份紧跟潮流。

换而言之,城北这边没戏了。

要扩大订阅群的话,目光只能放远到其他片区或者干脆城外,明洛翘首以盼着洛阳赶紧光复。

那几乎算是唐朝的上海。

长安在唐中后期,首都的特性越发下沉,华夏的经济特区和人口慢慢迁移到了东边和南边。

河北的崛起为明清两朝的首都打下根基。

宋朝的军事无能,更是导致了南边得到了最大开发。

“若姚。”

明洛喊了声。

她这段时间对若姚十分满意,若非对方尚小,实在做不到独当一面,她怕得直接把温圆换掉。

“娘子。”若姚脸色健康红润了许多。

“写个计划书来。第一怎么挖掘长安其他的中等人家来订阅小报,第二我想给你们办个学堂,每个人都要能读会写,怎么安排最省钱。”

明洛说得清楚。

刚巧张七郎春风得意地进门,与旁听的师傅一般,对明洛的异想天开十分惊讶。

若姚本能地先应了是,又颇为纠结。

她听清了娘子的话意,可这怎么那么匪夷所思呢?

明洛留给她思索的时间,转眸和张七郎招呼道:“看你这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得到召见了?”

张七郎哈哈一笑:“哪能呢,只是我家里对我多了几分赞许,圣人尚未得见,却有幸被东宫传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