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唐穿日常 > 第34章 一触即发

第34章 一触即发(2 / 2)

“说的就是这一击的时候。”明洛很是赞同卢杰的说法,颇为期待地盯着他。

卢杰没多卖关子,郑重道:“应是梁大总管为先锋。”

明洛一愣,傻乎乎问:“攻城吗?”

卢杰轻笑出声,摇头道:“攻什么城,说是先锋,其实算诱饵。薛军缺粮,恨不得速战速胜,且他们叫嚣多日,一见我军出击,必会饿虎扑食,迫不及待地攻出来。”

“然后我军主力再趁势包围歼敌?”

卢杰拧眉道:“哪有这么轻巧。上头必有其他安排,要等战时才能知晓了。”

“你说的梁大总管……岂不是要……”明洛没敢说下去。

那些不吉利的字眼,自打进了军营,明洛已彻底咽进了肚子里。

一语成谶。

她不得不多一些敬畏。

卢杰轻叹口气:“他率部得顶得住,伤亡难免,但不能崩溃逃散,军阵要在,相持到大军前来,就是大功一件。”

这功劳,可不好挣。

明洛微微咋舌,却不知该说什么。

“你们这部呢?”

“还没具体说法。”卢杰示意了下自己身上的伤,滋味难辨,“我部归属柴大总管,出营截击敌军粮道已有月余,马军里负伤的不再少数,怕是接下来的大战只能作为最后的预备队来用了。”

明洛观察到他语气里的落寞,奇道:“这不是也挺好?”不是人人上战场都能建功立业的,混日子求平安的还是居多。

卢杰睃她一眼,不吭声了。

哪部攻坚先登,哪部冲锋断后,哪部浑水摸鱼……都事关战后的缴获分配。

既然有望大胜,那么人人皆有私心,皆跃跃欲试。

且他这般年青,和宋郎中暮气沉沉的心态到底不同。

只是战争之中,个人的意愿永远都是最被忽略的存在,好比茫茫大海里每时每刻起起伏伏的浪花,稍纵即逝,无人在意。

这日天还黑得离谱,明洛却被送餐的推车声惊醒了。

空荡荡的医务大营里,她猛地起身,眨了眨眼,静等神智归位。

“阿洛!”

“诶,阿耶。”明洛简单套了件外裳,摇散残留的睡意,小跑着过去迎车接餐。

真的要开打了。

明洛自河边取水回来,站在道旁看着一队又一队旗帜鲜明、披甲在身的将士整齐而过,拜良好的记忆力所赐,她依稀看见了几张熟悉的面庞,目不斜视地踏着大步。

这才几点啊——

她瞥见有人嘴角的食物残渣……

心情再度跌至谷底,于其中部分人而言,最后一顿饭的意义凸显出来。

梁字军旗在前方高高扬起,被风吹得噗噗作响。

她看得专注,似是有些忘我。

连打来的水都忘了拎回自家大帐。

整整一上午,她就留心听着外头马嘶人吼、令兵骑兵往来呼喝的动静,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连一伤兵的三连呼喊都没听进耳里。

还是元郎过来提醒道:“小宋医师,胡校尉到换药的点儿了。”

明洛哑然失笑,擦了擦手,三步并作两步走去,免不得又被胡校尉一阵玩笑。

“宋娘子是头一回吧……”他朝马蹄声不停的帐外努了努嘴,“经历这种事儿。”

明洛漆黑的眼珠微微一转:“难免有些紧张。”也有点好奇。

“看得出来。”他年岁略大,不比卢杰和秦良的初涉世事,光听声音便透着些许沧桑和成熟感,说话的腔调很是浑厚。

没等明洛抬眸回话,一阵急促而响亮的鼓声沉沉响起,像是敲在每个人的心上一般,营中所有人皆不约而同地抬起了脑袋,转向那不可及的西边。

胡校尉脸色微微一变,又很快恢复平静,慢慢道:“这是冲锋的号令。”

正式交战了。

明洛逼迫自己静下心神,在力所不能及的情况下,她生平第一次生出祷告的念头。

保佑唐军顺利战胜薛仁杲。

祈祷有用吗?

怎么可能。

起码梁实心里是哔了狗的。

昨日他便领到正式军令,今早在高墌城东北挖沟设营,四更做饭,天亮便陆续列队出寨。守将宗罗睺眼见挑衅许久而纹丝不动的唐军终于有了出战的意愿,好似条饿了一天一夜,忽然嗅到肉味的野狗……

不管不顾地直扑而来。

梁实完成既定目标的同时,站在望楼上的他一身与寻常将士无异的装扮,抬头挺胸,看着薛军如火如荼的攻势,不禁微微皱起眉头。

“梁将军是……”有心腹幕僚在旁觑着他的神色。

结果被他一记冷眼扫过去,又将背脊挺直了几分。

战役已经打响,作为这一万余人的主心骨,他可不能有半丝动摇。

高处望下去,他们这处有备而来的营寨短短数个时辰里便初具规模,按照事先议定好的部署一层一层又一层地垒各种防御工事。

烟尘滚滚,旗帜遍地,数不尽的民夫士卒忙碌其中。

从最外围的民夫辅兵,到布甲轻装的步兵,到全副武装的重兵。

从深浅不一的壕沟陷坑,到错落有致的栅栏鹿角,这些东西一层叠一层,甭说什么骁勇精锐,便是最普通的战卒和民兵都能依仗这些玩意儿耗个几日。

这是上下公认的事实。

梁实自己也是门清,他需要做的,就是像跟定海神针一般四处巡寨,稳住人心,全力抗住薛军的来攻。

重点在,他必须得扛住。

作为全军先锋,士气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一旦被打崩,极有可能重现半年前的惨败,十万大军被屠戮殆尽。

“对面宗罗睺的旗帜尚未出现,今日大抵是试探性的佯攻。”幕僚四平八稳道。

梁实却因他这一句话舒出口长气,松懈之余又有另外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