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的战报如同雪片般飞入紫宸殿,每一个字都牵动着帝国的神经。李靖用兵老辣,程咬金勇猛无双,唐军初战告捷,挫敌锋芒于凉州城外。然而,阿史那贺鲁狡诈,避其精锐,利用骑兵机动,不断袭扰粮道,蚕食外围据点,战事陷入胶着。陇右之地,烽烟四起,百姓流离。
李恪眉宇间的忧色一日深过一日。他深知,持久战于国库、于军心皆为不利。必须找到破敌的关键!
这日,他再次于深夜召见李靖派回的斥候都尉,详细询问前线地形、敌营分布、粮草囤积之处。那都尉虽尽力描述,然言语终究难以尽述山川之险要、地势之微妙。
李恪挥手让都尉退下,独自对着巨大的北疆沙盘凝神沉思。沙盘之上,山脉、河流、城池标注清晰,但那些细微的、可能决定战局走向的丘壑、密林、潜藏的小道,却无从体现。
“若有一幅更为精详的舆图……”他下意识地低语。
话音未落,他的目光落在了书案一角。那里,放着尚宫局今日例行送来的、已批阅返还的文书。最上面一份,正是关于书库新增藏书录目的呈报。他本欲随手搁置,目光却猛地顿住——在那文书附录的“杂项记录”一栏,极其不显眼地写着:“旧籍修补过程中,发现前朝斥候手绘北疆勘验草稿数帧,笔法粗陋,然于山川细节、隐秘路径颇有标注,已另行誊录整理,附于《边防舆地考》夹页,或可供参详。”
落款,依旧是那清秀的“崔芷柔”。
李恪的心猛地一跳!他立刻起身,快步走到侧殿书库,无需内侍指引,径直找到那册《边防舆地考》。翻开厚重书页,果然在中间发现了几张新夹入的素笺。笺上所绘,并非工笔舆图,而是用极简练的线条勾勒出的地形地貌,笔触甚至有些稚拙,但其中标注的几处山谷坳地、干涸河床、林间猎道,却是官方标准舆图上绝无仅有的!更有一处,用朱砂极小地圈出了一个位于突厥大军侧后方的、名为“野马泉”的水源地,旁注:“水脉隐于沙下,水量颇丰,然地表难辨。”
这些细节,若非常年行走于当地的斥候或极擅观察、心思缜密之人,绝难知晓!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信息,在战场上,或许就是奇兵突袭、断敌水源、扭转战局的关键!
李恪握着这几张薄薄的纸,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他仿佛能看到,在寂静的书库深处,那个女子是如何于浩瀚故纸堆中,敏锐地捕捉到这些被尘封的细节,又是如何不动声色地将其整理出来,以这种最不起眼的方式,送到他的面前。
她没有越矩,没有邀功,甚至没有多说一个字。只是在她职责范围之内,做到了极致。
“玄影!”李恪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臣在。”
“立刻将这几分草图标示的地点,特别是‘野马泉’,以八百里加急,密送卫国公大总管!告知他,此乃前朝旧档发现,仅供参考,务必核实后再行运用!”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