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是在……回应她水榭之中那句“共赏太平盛世”吗?以一种更含蓄,却也更深沉的方式。
她将玉佩小心地收入贴身的香囊之中,与那日他退回的、她最初送出的那枚小印放在一处。然后,她走到窗边,望着庭院中那几株在寒风中摇曳的梅树,眼神复杂难明。
心中那份一直被她刻意压抑、理性梳理的情感,此刻如同解冻的春溪,悄然涌动。他的英武,他的担当,他的信任,乃至他此刻这笨拙却又真挚的表白,都一点点侵蚀着她构筑的心防。
可是……他是监国亲王,是天策上将,未来甚至可能……而她,是崔氏女,是注定要维系家族清誉的大家闺秀。这条路,布满荆棘,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她闭上眼,深吸一口凛冽的空气,试图让翻涌的心绪平复下来。然而,怀中那枚带着他体温的玉佩,却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她那份已然不同的悸动。
良久,她睁开眼,眸中已恢复了一贯的沉静,只是在那沉静之下,似乎多了一丝以往没有的、名为“牵挂”的柔光。
她没有回信,也没有退还玉佩。有些心意,无需言语,彼此明了便好。
她走到书案前,铺开纸张,开始梳理近日通过家族渠道收集到的、关于朝中各方势力的最新动向。韦挺近日似乎与几位关陇老臣往来频繁;吐蕃那边,噶尔·东赞域松因其幼子病情反复,心情似乎颇为焦躁……
她需要更冷静,更睿智。唯有助他稳住这江山,扫清障碍,那个“春深”之约,或许才真有实现的一日。
玉魄已传情,梅韵暗滋生。
在这权力与阴谋交织的长安,两颗原本孤寂的心,因为共同的理想与一次次智慧的碰撞,正以一种超越世俗的方式,悄然靠近。前路依旧漫漫,但那份潜藏于心底的暖意与期盼,却成了支撑彼此走下去的、最隐秘而强大的力量。
李恪在宫中处理完一批紧急军报,下意识地摸了摸怀中,那枚香囊和薄绢仍在,而脑海中,也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她收到玉佩时的模样。她会喜欢吗?会明白他的心意吗?
他摇了摇头,将这些杂念驱散,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而专注。
无论私情如何,他眼下最重要的职责,是稳住这监国的重任,廓清朝堂,安定边疆。
而他知道,在那座清雅的崔府之中,也有一盏灯,在为他而亮,有一份智慧,在为他而谋。
这便够了。
他提笔,继续批阅奏疏。帝国的车轮,在他沉稳的掌控下,继续向前。而那份深藏于心的梅香与玉韵,则成了这冰冷权柄世界中,最温暖、最坚定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