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三人齐声领命。
“另外,”李恪叫住王德,压低声音,“加大对那些活跃‘游方僧人’和‘皮货商人’的侦查力度。不必打草惊蛇,但要设法弄清他们的落脚点和联络方式。或许,能从他们身上,找到那条连接吐蕃的暗线。”
命令迅速执行。安西都护府的正式文书被快马送往各部,疏勒方向的唐军巡逻队明显增加了出动频率和规模,盔明甲亮,旌旗招展。与此同时,关于吐蕃衰败、安西强盛的流言也开始在那些摇摆部落中悄然传播。
这一套组合拳,很快起到了一些效果。一些小部落摄于军威,又舍不得安西互市的利益,态度重新变得暧昧起来,至少不再明显减少与疏勒的往来。然而,朱俱波、斫句迦等几个实力稍强的部落,却依旧反应冷淡,对盟会邀请推三阻四,显然背后承受的压力不小。
就在李恪考虑是否要杀鸡儆猴,拿其中一个部落立威时,王德那边终于有了重大突破。
“王爷!查到了!”王德深夜入府,带着一丝兴奋,“我们的人盯死了那个在朱俱波部落活动的‘皮货商人’,发现他每隔十日,便会前往部落西北方向的一处废弃烽燧。昨夜,我们的人冒险潜入附近,发现他竟然在那里,用信鸽向外传递消息!”
“信鸽?”李恪眼神一凛,“能截获吗?”
“很难,他们很警惕,放鸽时间不固定,且有人守卫。但我们记录了信鸽飞走的方向——正是西南,吐蕃的方向!”
“而且,”王德继续道,“我们顺着这条线,发现不止朱俱波,在斫句迦乃至更西的几个点,都有类似身份的活跃分子,他们之间似乎有一套隐秘的联系方式!”
一条潜藏在西域西部、连接着各个摇摆部落与吐蕃的暗线,终于浮出了水面!
“好!”李恪抚掌,“盯紧他们,但不要动手。我要看看,他们到底能联系到吐蕃的什么人,这条线上,还有多少大鱼!”
他走到窗边,看着庭州城外被冰雪覆盖的原野,目光仿佛穿透了千山万水,看到了那条在风雪中若隐若现的隐秘联络线。
“松赞干布,你果然没闲着。一边整合内部,一边联络大食,一边还不忘在我身边埋钉子、拉拢墙头草……”
“可惜,你的手段,还是慢了一步。”
“待我稳住西面,摸清你这张暗网……便是你我,再见真章之时!”
帝国的狂澜,在扫清了内部的暗礁后,开始直面来自外部的、更加隐秘的潜流。东西方的博弈,因为这条暗线的发现,进入了更加错综复杂、也更加惊心动魄的新阶段。而李恪,已然张开了大网,等待着将这条暗线,连同其背后的主宰,一并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