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暗流汹涌(1 / 2)

庭州的光复与论钦陵的投降,如同一块巨大的磐石投入西域这片湖泊,表面的波澜随着时间逐渐平息,但水下的暗流却开始以另一种方式涌动。

李恪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军事上的征服仅仅是第一步,要将这片广袤土地真正纳入大唐版图,并抵御住吐蕃必然的反扑,需要的是扎扎实实的经营与滴水不漏的防备。

在马周的主持下,一套融合了唐制与西域实情的治理方案迅速推行。重新划分州县,委派流官与当地头人共同管理;清查户口田亩,推行轻徭薄赋,鼓励因战乱流散的百姓回归故土、恢复生产;以工代赈,大规模修缮城墙、官道、水利;设立官市,规范商税,重振丝路贸易……一系列措施如同春雨,悄然滋润着这片饱经创伤的土地。

同时,军事上的整备也从未松懈。侯君集坐镇高昌,总督天山北路防务;李恪则以庭州为核心,亲自梳理天山南路。降卒被有计划地打散,部分精壮补充入军,部分发往后方屯田,部分则赏赐给阿史那社尔等归附部落以安其心。沈括的格物司在庭州设立了更大的分司,一边加紧改进“惊雷铳”与“伏火雷”的工艺与可靠性,一边依据对吐蕃军械的研究,批量生产改良的破甲箭与重型弩机,装备部队。

一切似乎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然而,李恪心中那根弦却始终紧绷着。他了解松赞干布,那是一位雄主,绝不可能咽下这口恶气。平静,往往预示着更大的风暴。

果然,风起于青萍之末。

最先传来异常消息的是位于天山南路西端、靠近吐蕃势力范围的且末镇。

“报——殿下!且末镇外三十里,一支为我军转运箭杆的小型辎重队遭遇不明骑兵袭击,护卫十余人全部战死,箭杆被焚毁!”

“可查明袭击者身份?”李恪眉头微蹙。

“现场只留下一些杂乱马蹄印,指向西南荒漠,无法追踪。手法……不像是寻常马匪,倒像是……精锐游骑。”

数日后,更坏的消息来自南方的于阗。

“报——于阗国相在府中遇刺身亡!现场留下带血的吐蕃文字印记!”

“于阗王态度如何?”

“于阗王震怒,已下令全国搜捕,并向殿下递来国书,请求大唐主持公道,言辞恳切,不似作伪。”

紧接着,位于庭州与高昌之间驿路要冲的一座烽燧,在深夜被不明身份者潜入,守烽士卒三人被杀,烽燧虽未点燃,但驿路安全已亮起红灯。

一桩桩,一件件,看似孤立,却都隐隐指向同一个方向——吐蕃!

王德面色凝重地向李恪汇报:“王爷,综合各方线索,袭击者行动迅捷,下手狠辣,事后撤退干净利落,绝非乌合之众。而且,他们似乎并不以攻城略地或抢夺大量财物为目标,更像是……纯粹的破坏与恐吓。”

马周沉吟道:“此乃疲敌、扰敌之策。松赞干布正面受挫,便改用此法,意在使我安西四面烽烟,疲于奔命,消耗我军精力与物资,动摇新附之地的人心。”

李恪站在庭州都督府的舆图前,手指划过且末、于阗以及那座被袭击的烽燧,眼神冰冷:“他这是想把安西变成一片泥沼,让我深陷其中。同时,也在试探我们的反应,寻找我们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