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高原的阴霾(1 / 2)

逻些(拉萨),布达拉宫。

红白相间的宫墙在高原炽烈的阳光下,仿佛燃烧的火焰,却驱不散大殿内那几乎凝成实质的冰寒。

松赞干布,这位统一吐蕃、雄才大略的赞普,此刻正背对着殿门,站立在巨大的牦牛绒毯上,望着墙上那幅描绘着吐蕃勇士驰骋高原的壁画。他的身形依旧挺拔,但紧握的双拳和微微颤抖的肩胛,泄露了他内心汹涌的怒火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悸。

在他身后,大相(论)噶尔·东赞域松(禄东赞),以及一众吐蕃贵族、将领,皆匍匐在地,大气也不敢喘。殿内死寂,唯有松赞干布粗重的呼吸声,以及殿外呼啸而过的风声,如同呜咽。

“八万大军……”松赞干布的声音低沉沙哑,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论钦陵……本赞普最倚重的大将……竟然……投降了唐国?!”

他猛地转过身,那张因高原日照而呈现古铜色的英俊面庞,此刻因愤怒而扭曲,眼神锐利如鹰,扫过下方瑟瑟发抖的臣子。

“谁能告诉本赞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那李恪,不过一个黄口小儿,如何能连破我大军,迫降我大将,夺我庭州?!”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雷霆之怒,震得殿内梁柱似乎都在嗡嗡作响。

噶尔·东赞域松深吸一口气,作为大相,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回答:“赞普息怒……据逃回来的零星溃兵所言,那李恪用兵如鬼,不拘常理。其麾下有一种名为‘伏火雷’、‘惊雷铳’的妖异火器,声若雷霆,威力巨大,我军将士初见,皆以为天罚,士气大挫。加之其断我粮道,扰我军心,论钦陵大将军……亦是粮尽援绝,为保全数万将士性命,才……才不得已……”

“不得已?!”松赞干布猛地一脚踢翻身前的矮几,上面的金杯银盏滚落一地,发出刺耳的声响,“好一个不得已!他保全了数万将士的性命,却将我吐蕃的脸面,将我松赞干布的威严,踩在了脚下!他为何不战死?!为何不玉石俱焚?!”

狂暴的怒吼在殿内回荡,无人敢接话。

松赞干布胸口剧烈起伏,他知道,论钦陵的投降,比全军覆没带来的打击更为沉重。这不仅意味着军事上的惨败,更意味着吐蕃的军心士气,乃至他这位赞普的威望,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那些原本就貌合神离的部落,那些暗中觊觎的贵族,会如何想?

而且,大唐经此一役,彻底稳固了在天山以东的统治,兵锋直指吐蕃门户。那个叫李恪的吴王,就像一柄悬在吐蕃头顶的利剑,让他寝食难安。

“李恪……李恪!”松赞干布反复咀嚼着这个名字,眼中杀机四溢。他从未像现在这样,如此深刻地记住并忌惮一个异国的皇子。

“赞普,”噶尔·东赞域松小心翼翼地抬起头,“如今局势不利,是否……暂缓对西域的攻略,遣使与大唐……议和?”

“议和?”松赞干布冷笑一声,那笑声中充满了不甘与怨毒,“向那个逼迫我大将投降、夺我城池的唐国皇帝低头?向那个李恪小儿认输?绝无可能!”

他走到大殿中央,目光扫过众臣,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此仇不报,我松赞干布有何颜面立于这高原之上?有何颜面统御吐蕃万千部族?!”

“可是赞普,”一名老贵族担忧道,“我军新败,士气低落,且粮草物资损耗巨大,短期内恐难再组织大规模攻势。而那李恪,携大胜之威,兵精粮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