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迎上侯君集的目光,没有丝毫犹豫,声音清晰而坚定:“固所愿也,不敢请耳!恪及麾下技战营,愿为大军前锋,摧城拔寨,万死不辞!”
“好!”侯君集抚掌大喝,“有殿下此言,此战必胜!殿下所需任何人力物力,尽管开口,本帅一应允准!”
军议既定,众将各自领命而去,紧张备战。
李恪回到侯君集为他安排的营帐,王德与沈括早已等候在内。
“王爷,侯大都护这是要将我们置于最险之处啊。”王德低声道,面露忧色。强攻坚城,先锋伤亡必然惨重。
“无妨。”李恪神色平静,“欲立奇功,必承其重。侯君集是想看看我们的真正成色,也想借我等之力,减少他主力攻城的损失。此乃阳谋,亦是机会。”
他看向沈括:“沈先生,‘惊雷铳’、‘伏火雷’尚存多少?可否用于攻城?”
沈括立刻回答:“‘惊雷铳’完好三具,特制弩箭五十支。‘伏火雷’原型尚有二十枚,威力较大者八枚。用于攻城……或可炸毁城门,或于登城时压制城头守军。但需靠近至极近距离,风险极大。”
“足够了。”李恪目光灼灼,“我们不只要登城,还要炸开焉耆的城门!让乙毗射匮和吐蕃人,再尝尝这风雷之威!”
他随即下令:“王德,立刻从技战营及军中遴选死士,组建‘突火队’,由你亲自统领,专司操作‘惊雷铳’与投掷‘伏火雷’!”
“沈括,全力检修维护所有器械,确保万无一失!”
“另外,派人详细探查焉耆城墙结构,尤其是城门材质、绞盘位置,寻找最薄弱之处!”
“是!”两人凛然领命,感受到李恪话语中那股一往无前的决绝。
大战将临的紧张气氛笼罩着整个唐军大营。工匠日夜赶制攻城器械,士卒磨砺刀剑,骑兵四处哨探,肃杀之气直冲云霄。
李恪走出营帐,望向西方焉耆的方向。夜色中,那片土地仿佛笼罩在一片无形的阴霾之下。
他知道,焉耆之战,将比伊州更加惨烈。乙毗射匮已成困兽,吐蕃暗中窥伺,龟兹态度不明。这不再仅仅是一场守城战,而是一场决定谁才能真正主宰这片广袤西域的决战!
而他带来的风雷,将在这决定性的战场上,发出属于自己的、最耀眼的咆哮。
风雷西进,目标——焉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