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龟兹暗流(1 / 2)

长安的夜宴余韵尚未完全散去,西域的博弈已进入新的回合。

侯君集派往龟兹、疏勒等国的使者尚未归来,一份来自龟兹国潜伏人员的密报,已由沈括的商队渠道,加急送至李恪案头。

密报言简意赅:西突厥乙毗射匮可汗的使者并未因在焉耆受挫而收敛,其副使已秘密抵达龟兹国都延城,同时抵达的,竟还有来自南方吐蕃王朝的使者!

“吐蕃?”李恪的目光在听到这个名字时,骤然锐利起来。他推开西域舆图,手指从龟兹向南,越过巍峨的昆仑山脉,落在那片开始崛起的雪域高原。“松赞干布……他的手,伸得倒快。”

此时吐蕃虽未与大唐直接接壤,但其统一高原后,势力急剧扩张,北上争夺吐谷浑故地,其影响力已开始触及西域南道。如今,西突厥与吐蕃的使者竟同时出现在龟兹,这绝非巧合。

“乙毗射匮欲联吐蕃,共抗大唐?”王德倒吸一口凉气。

“未必是正式联盟,但相互呼应,掣肘于我,足矣。”李恪语气沉静,眼中却寒光闪烁,“龟兹国力远胜焉耆,地处南北两道要冲,若倒向西突厥与吐蕃,我大唐在西域将陷入被动。”

他立即起身,铺纸研墨。“两份密信,八百里加急。一送高昌侯君集,告知龟兹动向,令其加强戒备,并向龟兹方向施加军事压力,可命裴行俭部向龟兹北境移动,做出威慑姿态。二送仍在返程途中的阿史那伦,命其不必回高昌,转道直奔龟兹!告诉他,不惜代价,摸清吐蕃使者意图,离间龟兹与西突厥、吐蕃关系!所需金银,由‘格物轩’全力支应!”

龟兹,延城。

与焉耆的员渠城相比,延城更为繁华,颇具大国气象。城墙高厚,市集喧嚣,佛寺林立,弦管之声不绝于耳。龟兹王苏伐叠在位多年,老成持重,但也更为谨慎多疑。

阿史那伦带着更加庞大的商队和更加雄厚的资本,很快在延城打开了局面。他不再仅仅是一个商人,更像一个带着特殊使命的活动家。他挥金如土,宴请龟兹权贵,结交高僧大德,很快便探听到了更多细节。

西突厥副使依旧傲慢,带来的是乙毗射匮可汗的威胁与许诺。而吐蕃使者则显得更为低调精明,他带来的并非直接的军事联盟提议,而是关于南方商路(经吐蕃通往天竺)的诱惑,以及……对大唐内部情况的某种“分析”。

“唐国虽强,然其太子与吴王不睦,内争将起,此乃千载良机。”吐蕃使者在一个隐秘的场合,对龟兹国相如是说,“我赞普雄才大略,一统高原,可与可汗东西呼应。大王若此时站定,待唐国内乱,西域之地,岂非大王与可汗、赞普共分之?”

这话极具蛊惑力,直指龟兹王最深的顾虑——大唐的内部稳定性能持续多久?

阿史那伦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离间龟兹与西突厥相对容易,毕竟双方积怨已久,且西突厥态度强硬。但吐蕃使者抛出的“唐国内乱”论调,却是一种难以立即证伪的慢性毒药。

他必须改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