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当代活雷锋》
月华如水,倾泻在庐山枯岭镇一处人迹罕至的旧别墅后院。只是这如水月华,并非来自明朝的星空,而是院子里那盏年久失修、接触不良,正一直闪烁着的老旧路灯。
李昊、赵敏、胖子张和书生王,四人面面相觑,身上还带着明朝万历年间的尘土与那股子特有的古典气息,然而周遭的一切——钢筋水泥的墙角、远处传来的汽车鸣笛、以及空气中若有若无的Wi-Fi信号——都在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姿态宣告:他们,回来了。
时空穿梭的后遗症比想象中更猛烈。不是肉体的眩晕,而是认知的崩塌。前一秒还在躲避东厂番子的追捕,后一秒就站在了21世纪20年代的深夜街头,这种撕裂感让四人组一时僵在原地,如同四尊造型奇特的雕塑。
“所以……”胖子张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用力揉了揉眼睛,指着那盏路灯,“这……这是何妖物?为何光芒如此刺眼,还……还抽风似的闪?”
书生王扶了扶头上那顶早已歪斜的方巾,试图用他饱读的诗书来解释眼前奇景:“此光非烛非火,亮如白昼碎片,闪烁不定,莫非是《山海经》中所述的‘忽明忽暗之精’?”
赵敏,团队中最具现代常识的成员(这得益于她穿越前是个历史系研究生),无奈地叹了口气:“那是路灯,接触不良了。我们……我们好像真的回来了。”
李昊,作为团队的主心骨,没有参与这场关于路灯本质的哲学探讨。他的目光锐利地扫过周围,最终落在自己紧紧握在手中的那柄长剑上——碧云剑,剑身古朴,在昏暗闪烁的灯光下流淌着一层温润的光泽,仿佛凝聚了六百年的时光。这是他们从明朝带回来的唯一“纪念品”,也是无数风波的核心。
然而,还没等他们为回归现代而欢呼,一个更现实、更棘手的问题便砸了过来。
“身份证?户口本?几位先生女士,你们在开玩笑吗?”枯岭镇派出所的值班民警,一位看起来刚参加工作没多久的年轻小伙子,皱着眉头,看着眼前这四位奇装异服、口音略带古怪的“游客”。凌晨三点来办理身份核实,却拿不出任何有效证件,这怎么看都像是来捣乱的。
李昊试图保持冷静:“警官,我们……遭遇了一些意外,所有证件都遗失了。”他这不算完全说谎,只是“意外”的时空跨度有点大。
胖子张在一旁补充,试图用他自以为的幽默感化解尴尬:“对对对,掉河里了,冲走了!连裤衩都没剩下!”说完还自以为豪迈地拍了拍肚皮。
民警的眼神更加警惕了。他看了看穿着仿古劲装、眉宇间自带杀伐之气的李昊,又看了看一身襦裙、却难掩干练的赵敏,再瞥见胖子张那身怎么看都像戏服的员外袍,以及书生王那“之乎者也”快要溢出来的气质,心里已经把这四人归类为“刚从某个古风主题派对出来并且玩嗨了”的麻烦人物。
“名字?”民警敲着键盘。
“李昊。”“赵敏。”“张……富贵。”“王守仁。”
“年龄?”
“二十八。”“二十五。”“三十……呃,记不清了,反正而立之年!”“小生虚度二十有二春秋。”
民警敲键盘的手指停住了,抬起头,面无表情地看着自称“王守仁”的书生:“你叫王守仁?心学大师那个王守仁?”
书生王一脸惊喜:“哦?这位公差也知吾师之学?莫非此世亦尊阳明心学?”
民警深吸一口气,感觉自己快要绷不住了。他拿起内线电话,压低声音:“喂,刘所,您最好来一下……这里有几个……情况比较特殊的群众。”
最终,在耗费了大量口舌,并且李昊“无意中”展示了某种对冷兵器时代侦查与反侦查手段的精通(这让老所长眼神微变),以及赵敏磕磕绊绊地背出了一段《明实录》的冷门段落证明自己“历史爱好者”的身份后,四人组才被勉强允许暂时离开,但被要求尽快补办证件,并留下了(编造的)临时住址——那栋他们刚刚穿越回来的废弃别墅。
走在清晨渐渐苏醒的街道上,文化冲击如潮水般涌来。
胖子张对一辆飞驰而过的外卖电动车产生了浓厚兴趣,惊呼“铁驴子跑得好生快!”;书生王则对一块巨大的液晶广告屏陷入了沉思,上面正在播放一款手机的广告,光影流动,色彩斑斓,他喃喃自语:“此乃仙界留影壁乎?为何其中小人能言能动?”
赵敏不得不化身临时导游,低声快速普及着智能手机、互联网、汽车等基本概念,感觉自己像个在带幼儿园小朋友的幼师。李昊则沉默地观察着一切,将震惊压在心底,同时紧紧抱着用旧床单包裹的碧云剑,如同抱着一团燃烧的火焰,既珍贵又烫手。
当务之急是生存。他们身无分文(明朝的银锭在这里等同于金属块),衣着古怪,堪称行走的“行为艺术”。幸运的是,赵敏凭借对现代社会的记忆,引导大家找到了一处略显破旧的城中村网吧。在胖子张和书生王对着电脑屏幕大呼小叫,以为打开了“方寸之间藏有万卷书”的宝盒时,赵敏已经熟练地(凭借模糊的记忆和一点点运气)找到了一家愿意高价收购“高级仿古工艺品”的当铺信息。
“我们需要启动资金。”赵敏对李昊说,“碧云剑不能卖,但我们身上这些明朝的‘原装’配件,比如你的玉佩,胖子的金扣子,或许能换点钱。”
李昊沉吟片刻,点了点头。这是无奈之举,但必须如此。
就在他们准备离开网吧时,李昊习惯性地(源于多年冒险养成的警觉性)扫了一眼网吧门口那台布满灰尘的公共电脑。一个打开的浏览器窗口还没来得及关闭,上面显示着一个名为“寰宇艺术鉴赏”的网站,首页滚动着一些古董图片。其中一张不甚清晰的青铜剑配图,旁边用加粗的字体写着——“重金求购:疑似明代皇室佩剑‘碧云’,有线索者悬赏百万!”
李昊的瞳孔骤然收缩。他猛地停下脚步,示意其他人过来。
图片上的剑,虽然模糊,但那形制,那隐约的纹路,与他们怀中的碧云剑至少有七分相似!
“这……”赵敏也看到了,倒吸一口凉气,“我们才刚回来不到六小时!”
胖子张凑过来,压低声音:“乖乖,百万?这玩意儿这么值钱?那我们是不是……”
“想都别想。”李昊斩钉截铁地打断他,眼神冰冷,“这剑,来路不正。而且,消息传得太快了,快得不正常。”
他指了指网页角落的一行小字:“本信息由‘远航国际物流集团’发布。”
一个物流集团,悬赏百万寻找一把古剑?这本身就透着诡异。李昊的直觉告诉他,这个“远航国际物流”,恐怕就是民警口中、或者更危险的,那个在历史阴影中一直追逐着碧云剑的国际文物走私集团在现代的触角!他们刚刚回归,行踪未定,对方却似乎已经张开了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