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庐山藏宝图 > 第37章 吴老二的网

第37章 吴老二的网(1 / 2)

第37章:吴老二的网

子时三刻,万籁俱寂,连最后几声梆子响也彻底消散在北京城浓得化不开的夜色里。陈文昌蹲在冰冷的砖石上,手指缓缓拂过脚下一条几乎无法用肉眼察觉的缝隙,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混合了兴奋与紧张的光芒,压低声音对身旁的伙伴们说:“就是这里了,紫禁城的‘水龙脉’,我们唯一的生路与险途。”

四个黑影,如同融入夜色的墨点,紧贴着北池子大街一处荒废宅院的后墙。这里距离神武门不过一箭之地,皇城的巍峨黑影如同巨兽般匍匐在前,带来无与伦比的压迫感。根据陈文昌连日来的勘察与那位神秘小太监冒死递出的信息,这条用于排泄宫中雨水、污水的暗渠,是永乐皇帝兴建紫禁城时,依风水地脉所设,并非简单的排水沟,其入口隐秘,藏于宫墙之外,内部结构复杂,但确是绕过宫墙守卫,直抵内廷边缘的唯一漏洞。

“你确定这‘水龙脉’不是直通阎王殿?”张一斌活动了一下手腕,他依旧对陈文昌那套“寻龙点穴”的风水术将信将疑,但严峻的现实让他们别无选择。东厂看守极严,常规方法根本无法潜入。

“《水龙经》有云,‘水行地中,犹龙隐雾’。这条暗渠借了旧河道之势,并非人工死挖,必有通气之所。相信我。”陈文昌语气坚定,他凭借穿越前对古代建筑和风水学的深入研究,结合这几日对北京地形地势的反复推演,才锁定了这个位置。

欧阳菲菲没有说话,只是默默检查着随身的小包,里面除了一些金银细软,还有她这些日子利用这个时代的材料改良的“小玩意儿”——几包效果更强的迷魂散,以及用特制墨水书写的、足以以假乱真的通行关防。罗子建则像一只灵巧的猿猴,已经无声无息地撬开了伪装成普通石板的暗渠入口挡板,一股带着潮湿泥土和腐败气息的凉风立刻从黑黝黝的洞口涌出。

“我先下。”罗子建打了个手势,深吸一口气,率先钻了进去。他现代的攀岩和洞穴探险经验在此刻派上了用场,身影迅速被黑暗吞没。片刻后,随其后,接着是陈文昌。张一斌最后进入,并小心翼翼地将入口挡板恢复原状。

暗渠内部比想象中要宽阔一些,但成年人仍需弯腰前行。脚下是及踝的积水,冰冷刺骨,每一步都激起轻微的水声,在封闭的空间里被无限放大,敲打着每个人的耳膜。空气中弥漫着难以形容的浑浊气味,让人作呕。仅有的一点光线,来自欧阳菲菲取出的一颗夜明珠,柔和而微弱的光晕勉强照亮前方几步远的范围,两侧是长满滑腻苔藓的砖壁,头顶不时有水滴落下。

依靠陈文昌的指引和罗子建在前方的探路,四人沉默而艰难地前行。暗渠并非笔直,时有岔路,如同迷宫。陈文昌不时停下,用手触摸墙壁的纹理,感受空气的流动,甚至用指尖蘸取一点水放在鼻尖轻嗅,以此来辨别方向。“这边,”他低语,“水流方向有微弱的改变,这边空气更流通,应是主道。”

就在他们以为一切顺利,即将抵达陈文昌推算的宫内出口时,走在前面的罗子建突然猛地举起拳头,做出了一个“停止”的手势。所有人瞬间屏住呼吸,僵在原地。

前方传来了隐约的脚步声和说话声!

“……妈的,这鬼差事,大半夜的还得来这耗子洞巡更……”一个粗嘎的抱怨声在寂静的通道里显得格外清晰。

“少废话,吴公公亲自下的令,说这几日可能有不开眼的毛贼想打密道的主意。走个过场就行了,这地方,鬼才愿意来。”另一个声音回应道。

是东厂的番子!他们竟然也知晓这条密道,并加强了巡逻!

四人迅速后退,紧紧贴在一处岔路口相对干燥的墙壁凹陷处,恨不得能将身体融进砖石里。欧阳菲菲迅速将夜明珠塞入怀中,光线瞬间消失,彻底的黑暗笼罩下来,只有彼此剧烈的心跳声在黑暗中共鸣。张一斌的手已经按在了腰间的软剑剑柄上,陈文昌和罗子建也各自握紧了防身的匕首。

脚步声越来越近,火把的光芒开始在不远处的通道拐角跳跃晃动,将番子们扭曲的影子投射在墙壁上。他们能清晰地听到对方皮靴踩在水洼里的声音,甚至能闻到火把燃烧的烟油味。

此刻,距离他们藏身的凹陷处,不足十米。

是拼死一搏,杀出去,但必然打草惊蛇,前功尽弃?还是寄希望于运气,祈祷对方不会发现这个角落?

时间仿佛凝固了。欧阳菲菲的手悄悄探入怀中,捏住了那包迷魂散,但在这个狭窄空间,使用迷魂散很可能连他们自己也无法幸免。张一斌的眼神在黑暗中锐利如鹰,他在计算着瞬间出手,无声解决掉这两个番子的可能性有多大。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阵“吱吱”的尖叫声突然从他们来的方向响起,随即,一片黑乎乎的东西贴着水面急速掠过,撞在了一个番子的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