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采购(1 / 2)

赵保胜一愣,院子里那伪军却喊起来了。

“爹!有客!”

赵保胜心跳得猛,差点一趔趄,紧跟着他的小红缨撞上他的后腰:“老赵你作什么妖啊!”

然后四个人都愣在院门口,看那伪军。

“哎呀!赵老板!”王铁匠从棚子里带着烟出来,脸上黑魆魆,显然是在通炉子。

这伪军大概就是王铁匠的小儿子,他爹出来,他就卷着袖子进棚子里了。

“老王,这是…”

“我三小子…原来在保安团,现在叫治安军。”

“哦!…呵呵呵呵。”

“别愣着,进屋喝口水!”

老王铁匠热情招呼,他也看出来了,赵保胜这伙人,对他这个穿制服的三儿子有些忌惮。

这不奇怪。

日本人没来前,保安团就是土地上的爷,他们这种收老货或者干脆就是土里自己刨的,抓到了就是一通收拾,虽然保安团自己也干这事……

鬼子进梅县,可能还没完全掌控,保安团改编治安军,一直在折腾,还没放出来咬人。

赵老板这种,治安军逮到了一样攥出尿来。

世道艰难,赵老板这种客户,老王铁匠可不愿意轻易放跑。

棚子里烟更大了,风箱拉动‘啪嗒啪嗒’响得更快。

村里铁匠不是每时每刻都有生意,为了省碳,也会熄炉子,重新再烧,就很麻烦。

王铁匠把赵保胜他们迎进屋,搬出来上次定制的一些东西,赵保胜仔细查看,很满意。

撬棍,几个规格的超长扳手,几个小尺寸的铁锹,还有柴刀,斧头,都是按赵保胜的要求来的,铁锹装的短柄,柴刀斧头却是比一般的柄要长。

铁料夹钢,老王铁匠对自己的手艺很有信心,偷瞄赵保胜,赵老板脸色愉悦,看来这个长期客户是稳了。

看完东西付钱,赵保胜趁着喝水,就和王铁匠打听附近集市的事,说他要买些好存放的肉类之类,还有粮食,以及一些杂物。

梅县周边农村,有好几处集市,有些是乡村大集,隔些日子开一次,像三家集,就是一个月一开,那是山区最重要的集市。

有些,像县城和南边兴隆镇,有固定集市,王铁匠经常去卖铁器,知道的更清楚。

又聊一些县城情况,老王铁匠倒是有点愁容:“我家三小子,这不是假借摔伤了,回来躲两天,这日子没法过了。”

“啊?鬼子折腾了?连治安军都受不了了?”

“可不是!训练,站岗,打仗,端这碗饭,那没什么好说,可鬼子打人啊,站门岗站不直也打,可不把治安军当人!”

啧,鬼子还在给治安军立威,要是待遇丰厚,估摸着王铁匠三小子也不会往家跑,既不给钱,要求还高,那伪军这汉奸当得也够憋屈,难怪要跑呢。

“那咋办?不是说逃兵要抓回去枪毙?”

“我家三小子是借受伤躲回来两天,这眼看着又得去了…”

赵保胜没法主动说什么,没摸清王家三小子的脾性,他不敢跟人家说抗日,怕被反手就给卖了,更别提卧底提供消息什么的了,那是专业领域,得八路军政工干部来干。

小丫头去了趟茅房,可能看着人家的猪了,又馋了,回来老瞟赵保胜,像是想说些什么。

胡义和马良,喝了水,坐到门口晒太阳,也盯着棚子里的王家三小子,赵保胜在屋里和王铁匠聊铁的事儿,没空理小丫头。

赵保胜是想咨询一下,什么样的铁壳爆开会碎得多,当然,不能直接问,总得找借口,比如他在其他地方买的工具用了就断,王铁匠当然会介绍,铁料的不同,性能也不同,例如啥啥啥,这不就打听到了?

然后就到了晌午,王铁匠留饭,赵保胜自然不肯,要掏钱弄点好的,喊着他老王大哥喝一盅,瞧,关系不就近了?

张罗过程中,赵保胜顺嘴问了问,他挺忙,能不能请老王铁匠帮他采购一些东西,得到的回答自然是可以。

接着就是吃饭喝酒,席上聊的可就多了。

胡义和马良不喝酒,王家三小子被喊来陪酒,话题自然就会聊到县城,这是很难得的套取伪军内部和鬼子情况的机会。

王有寿,就是王家三小子,骨子里是个传统庄稼汉,远没有他爹的油滑,话不多,但心眼好像也不多。

赵保胜开始吹牛,他在县城住过一段时间,还认识郝排长,前段时间进城见识过鬼子逼迫伪军拆老百姓房子,自然而然地骂了一句鬼子,又小心翼翼看王有寿。

王有寿没在意,也顺嘴跟着骂,看来他和鬼子也有不愉快。

三盅酒下肚,赵保胜弄清楚了,王有寿是看民夫干活,上去帮了一把,被鬼子打了个‘三宾得给’,民夫自然是挨鞭子打个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