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尝试将一丝神念探入晶核。立刻,一股强大的秩序意念如同铜墙铁壁般阻挡而来,充满了排斥与敌意。晶核内部的自毁程序似乎仍在运行,只是被混沌之力暂时压制。
“冥顽不灵。”林夜眼神一冷,更强的混沌之力涌入,如同磨盘般开始磨灭晶核内部那道僵化的秩序意志。同时,他调动起刚刚从秩序信标(Epsilon-739)那里获取的、关于“架构者”文明的基础逻辑规则信息,模拟出类似的波动,如同钥匙般,尝试绕开其核心防御,读取那些不涉及自毁机制的基础信息。
这是一个精细且危险的过程,远比暴力破解要复杂。林夜必须时刻维持混沌之力对自毁程序的压制,同时精准地模拟秩序波动来“欺骗”晶核的访问权限验证。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在混沌之力的持续冲刷和林夜对秩序规则的精准模拟下,晶核内部那道顽固的秩序意志被逐渐磨灭,自毁程序也被彻底瓦解。晶核的抵抗渐渐减弱,变得温顺起来。
大量的信息流,如同开闸的洪水,涌入林夜的意识。
首先是一些基础标识信息:
“单位型号:秩序追猎者 - 型号“清道夫”VII型”
“隶属:逻辑序列文明 - “架构者” - “纯净派”分支”
“核心指令:清除一切非授权携带/使用“文明遗产”之“污染变量”,维护既定秩序纯净性。”
“优先级目标:标记为“火种密钥”的文明遗产载体。”
“纯净派?”林夜捕捉到这个关键词。看来,“架构者”文明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至少存在“纯净派”这样一个分支,而它们的理念是清除“污染变量”,维护所谓的“秩序纯净性”。火种密钥,显然被它们视为需要清除的“污染源”。
继续读取,更多关于“纯净派”和其行动逻辑的信息浮现:
““纯净派”理念:宇宙秩序至高无上,任何可能引向“混沌”(包括过度情感、不可控变异、非逻辑进化)的“变量”皆为秩序之敌,须在萌芽阶段予以清除。”
““火种计划”被判定为最高风险项目,因其意图保存文明“杂质”,违背“架构者”终极净化理念。”
“追猎指令来源:接收到来自“主序灯塔”的泛维度预警,标记“火种密钥VII”已激活,并侦测到高熵“变量”携带者(即林夜)介入,威胁等级提升至“灭绝”。”
“主序灯塔”?这似乎是一个更高层次的“架构者”设施,能够进行泛维度监控和预警。林夜心中凛然,自己的行动,果然已经引起了更高级别存在的注意。
除了这些关于其本身和所属派系的信息,晶核中还存储着部分星图和数据,其中大部分与秩序信标Epsilon-739的数据库重叠,但有一小部分引起了林夜的特别注意。
那是一段关于这片星域空间结构异常点的深度扫描数据。数据显示,在数个天文单位之外,存在一个极其隐秘的、自然形成的空间褶皱,这个褶皱的内部结构异常稳定,几乎不受外界混乱能量影响,仿佛一个天然的避风港。而根据数据标注,那个空间褶皱的坐标,与星灵族“沉眠之谷”的推测位置,高度吻合!
“原来如此……‘沉眠之谷’并非一个普通的星域,而是一个隐藏的自然奇迹,一个混乱中的秩序之地……难怪星灵族会选择那里作为火种的休眠之地。”林夜恍然大悟。同时,数据还显示,“纯净派”似乎也发现了那个地方,并标记为“需净化区域”,但尚未采取大规模行动,可能是因为那个地方的空间结构特殊,大规模舰队难以进入,或者……有其他顾忌。
获取了这些宝贵信息后,林夜收回了神念。手中的暗银色晶核已经彻底平静下来,变成了一件珍贵的战利品和情报来源。
他看向那片残骸漂浮的虚空,又看了看手中温顺的晶核和一直微微搏动的火种密钥VII。
前路更加清晰,却也更加险峻。“架构者”文明的“纯净派”如同黑暗中的毒蛇,随时可能再次发动袭击。而那个被称为“沉眠之谷”的地方,既是希望之地,也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但无论如何,他必须去那里。为了星灵族的火种,也为了揭开更多关于“观察者”和宇宙真相的秘密。
“我们有了新坐标,‘沉眠之谷’的精确位置。”林夜回到绿源上,对众人说道,眼神锐利如刀,“整顿一下,我们即刻出发。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星海无垠,帝国霸业之路,每一步都踏在未知与危机的边缘。而林夜,这位来自地球的“变量”,正以一己之力,撬动着这片浩瀚星海的命运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