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夜手握暗银色晶核,其中蕴含的关于“沉眠之谷”精确坐标的信息如同黑暗中的灯塔,指引着前路。没有丝毫犹豫,探索者7号与绿源调整航向,引擎全开,朝着那片隐藏在空间褶皱深处的神秘之地疾驰而去。
虚空的旅途漫长而孤寂,四周是永恒不变的黑暗与点缀其上的冰冷星辰。越是靠近坐标点,空间的异常越是显着。原本平缓的虚空开始出现细微的涟漪,仿佛平静湖面被投入了石子。能量探测仪上的读数变得极不稳定,时而飙升至危险阈值,时而跌落至近乎虚无。
“我们正在接近目标区域。”苏芸紧盯着屏幕,双手飞快操作,试图稳定探测信号,“空间曲率变化剧烈,常规导航系统受到严重干扰,只能依靠林龙首您提供的坐标进行惯性制导。”
林夜站在绿源的舷窗前,双眸之中混沌星云缓缓流转,他的感知远比任何仪器更加敏锐。他能“看”到,前方的虚空并非平坦,而是如同被无形巨手揉捏过的绸布,布满了无数细密而复杂的“褶皱”。这些空间褶皱并非稳定的虫洞或裂隙,它们时刻都在发生着微小的位移和形变,如同一个庞大无比的、活着的迷宫。
“沉眠之谷”,就隐藏在这片时空迷宫的深处。
“放慢速度,提高警惕。”林夜下达指令,“这里的空间结构极其脆弱且多变,任何过激的能量波动都可能引发不可预知的后果。”
舰队的速度降了下来,如同小心翼翼驶入雷区的舟船。四周的景象开始变得光怪陆离,远处的星光被扭曲成诡异的弧线,近处的虚空仿佛隔着一层波动的水幕,视线所及的一切都在微微晃动、变形。有时,侧方会毫无征兆地出现一片截然不同的星空投影,那是其他褶皱空间映射过来的虚影,看似近在咫尺,实则可能相隔亿万光年。
“我们……好像迷路了?”霍震岳看着导航屏幕上已经彻底混乱的星图,以及不断报警的定位系统,眉头紧锁。他们已经在这片扭曲的空域航行了数个小时,但根据林夜感应中的坐标距离,似乎并没有缩短多少,反而有时感觉更远了。
“不是迷路,是空间本身在‘欺骗’我们。”林夜沉声道,他指向舷窗外一个不断变幻形状的光晕,“看那里,那不是实体,是一个空间褶皱的‘镜面’。我们以为在向前,但可能很大一部分航程都被这些褶皱反射或折射到了其他方向。”
这就是“沉眠之谷”的自然屏障,一个依靠宇宙自身伟力构筑的、几乎无法用常规手段突破的迷宫。难怪连“纯净派”的追猎者也暂时没有大规模进入,除非有精确的“地图”或者对空间法则有着极深的造诣,否则闯入者很可能永远被困在这片褶皱迷途之中,直至能量耗尽,或者被随机的空间裂缝撕碎。
“让我来。”林夜深吸一口气,走到了绿源的最前端。他闭上双眼,将全部心神沉入混沌星核,同时,手中那枚暗银色晶核(秩序追猎者核心)和火种密钥VII也被他握在掌心。他要以自身为媒介,同时调动混沌、秩序以及星图碎片的力量,在这迷宫中寻找那条正确的、通往“谷地”的路径。
混沌星核的力量如同触须般向外蔓延,感知着每一寸空间的细微波动和法则线条。秩序晶核提供着关于“架构者”文明对空间秩序的部分理解,帮助他识别那些相对稳定的“秩序节点”。而火种密钥VII则微微发烫,其内部记录的星图碎片,尤其是关于“沉眠之谷”标记点的那部分,开始与外界真实的空间结构产生微弱的共鸣,如同一个模糊的指南针。
三者结合,林夜的“眼前”不再是混乱的褶皱,而是一幅由无数扭曲、断裂、但又遵循着某种深层规律的时空经纬线构成的复杂网络。他需要在这张动态的、时刻变化的网络中,找到那条唯一能通往目的地的、若隐若现的“安全路径”。
这个过程对精神力的消耗是巨大的。林夜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脸色微微发白。他必须集中十二万分的注意力,任何一丝疏忽都可能导致路径计算错误,将整个舰队带入万劫不复的时空乱流。
“左转37.8度,引擎功率维持百分之五,持续三秒……停!垂直下沉,规避前方空间塌陷点……右前方有微弱秩序波动,可能是相对稳定的‘褶皱锚点’,靠近它,借助其引力滑行……”林夜的声音低沉而清晰,每一个指令都精确到小数点后,引领着舰队在这死亡迷宫中艰难穿行。
贞德守护在林夜身边,圣光温和地笼罩着他,尽可能缓解他精神上的巨大压力。霍震岳则严格按照林夜的指令操控探索者7号,不敢有丝毫偏差。绿源的生命能量也与林夜的气息相连,仿佛与他一同呼吸,使得航行更加平稳。
时间在这里失去了意义,可能过去了几个小时,也可能是几天。舰队如同在惊涛骇浪中航行的一叶扁舟,时而贴着巨大的空间褶皱边缘滑过,能清晰看到那扭曲的、如同彩色琉璃般的光壁;时而闯入短暂的平静区域,四周的星光恢复正常,但很快又会被新的褶皱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