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就这么办!”贾诩率先赞同,“快些写好,与之前的警示信一同送出,务必让陛下尽快看到。”
秦琼点了点头,当即命人取来笔墨,由贾诩执笔,将三路合围的计策详细写下,字里行间既说明了此计的优势,也着重强调了其中的凶险。写罢,他仔细看了一遍,盖上自己的将印,递给亲卫:“务必亲手交到陛下手中,告诉陛下,兖州大军已整装待发,随时听候调遣!”
“末将领命!”亲卫接过信,小心翼翼地贴身藏好,转身疾奔而去。
秦琼望着帐外,沉声道:“传我命令,大军即刻整合,备好粮草军械,只要陛下一声令下,立刻北上青州!另外,传令给十三太保,让他们率领麾下精锐,日夜兼程赶往青州,务必赶在陛下遇袭前与其汇合,加强护卫!”
“末将领命!”帐内众将领齐声应道,转身匆匆离去,整个大营瞬间忙碌起来,甲叶摩擦声、马蹄声、传令声交织在一起,透着一股山雨欲来的紧张。
青州境内的官道上,一支仪仗威严的队伍正缓缓前行。刘进乘坐的马车宽敞舒适,车厢内铺着厚厚的锦垫,角落里燃着一盆安神的熏香,驱散了旅途的疲惫。
邹氏端坐于一旁,身着素雅的长裙,手中抱着一把琵琶,指尖轻挑,一曲悠扬婉转的曲子便流淌而出,时而如清泉叮咚,时而如骏马奔腾,将旅途的枯燥驱散了不少。
邹氏本是张绣的婶母,自从张绣归降后,便一直随着张绣在李靖麾下效力。只是张绣虽有勇武,却因过往的恩怨始终未能得到重用,心中郁郁寡欢。此次刘进北上青州前,邹氏主动求见,言语间流露出希望刘进能提携张绣的意思,甚至不惜自荐枕席。
刘进虽知其用意,却也明白张绣确实是员良将,只是欠缺一个机会。便当场应允,不仅答应会关照张绣,还在李靖北上前特意嘱咐,让其给张绣安排些重要的差事。邹氏感念其恩,便主动请求随侍左右,打理些起居琐事,刘进也就默许了。
此刻听着琵琶声,刘进靠在软垫上,闭目养神,心中却在盘算着青州的战局——李靖已抵北海外围,曹操的两万兵马应该撑不了多久,只要拿下北海,青州便可传檄而定。
忽然,马车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紧接着是肖清芳的声音:“陛下,兖州有急信送到!”
刘进睁开眼睛,示意邹氏停琴,沉声道:“呈进来。”
车厢门被拉开,肖清芳快步走进来,手中捧着两封火漆密封的书信,脸色凝重:“陛下,是秦琼将军派人送来的,说是十万火急。”
刘进接过书信,先拆开了第一封,匆匆看完,眉头便皱了起来——秦琼在信中详细说明了程咬金在密林撞见袁曹联军调兵的事,以及贾诩的判断:曹操和袁绍很可能是冲着他来的。
他紧接着拆开第二封,看到贾诩那三路合围的计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嘴角却勾起一抹冷笑。
“陛下,怎么了?”肖清芳见他神色不对,连忙问道。
邹氏也停下拨弦的手,关切地看着他。
刘进将书信放在案上,语气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曹操和袁绍倒是打得好算盘,想借着回援青州的幌子,袭杀朕,逆转战局。”
肖清芳脸色一白:“陛下,那我们要不要立刻停下,等李靖将军的兵马汇合?”
“不必。”刘进摇了摇头,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他们想战,朕便陪他们战一场!传朕的旨意,给秦琼将军回信,让他按贾诩的计策行事,即刻率领兖州大军北上青州,与李靖将军的兵马形成合围之势。”
他顿了顿,补充道:“告诉秦琼,朕会在昌乐县一带停留,引诱袁曹联军主力现身。让他和李靖务必在十日内赶到指定位置,到时候,朕要让曹操和袁绍的大军,有来无回!”
“陛下,这……”肖清芳有些担忧,“会不会太冒险了?”
“险中才有胜算。”刘进站起身,走到车窗边,撩开帘子望着外面行进的御林军,“他们以为朕是可以随意拿捏的软柿子,那就让他们看看,想咬朕一口,得崩掉多少牙!”
他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睥睨天下的气势,让肖清芳瞬间安定下来,躬身道:“奴婢这就去传旨!”
肖清芳离去后,车厢内再次安静下来。邹氏看着刘进挺拔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她原以为刘进只是个沉溺美色的帝王,此刻才明白,能平定大半天下的人,绝非池中之物,那份临危不乱的气度,绝非寻常人所能拥有。
刘进转过身,看着她,淡淡道:“继续弹吧,这曲还没听完呢。”
邹氏连忙点头,重新抱起琵琶,指尖轻挑,悠扬的琴声再次响起,只是这一次,琴声中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