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声音,没有图像,没有能量冲击。一股纯粹由“存在之重”凝聚的信息洪流,如同无声的惊雷,直接穿透了使者外层的数学防御,轰击在它的感知核心上。
那不是混乱的数据,而是无数幻光族个体在最终时刻,对美好梦境的眷恋,对消亡的恐惧,对创造者(如果它们有这个概念)的疑问,以及它们那独特、绚烂、无法复制的集体意识所谱写的、最后一曲无声的挽歌。是意义本身,在消亡瞬间的绝响。
分形雪花的完美结构,第一次出现了剧烈的、肉眼可见的震颤。它的复刻过程瞬间中断,光芒变得明灭不定,仿佛内部发生了逻辑风暴。
【……错误……无法归类信息流……】
【……目标为规则污染结构……清除优先级确认……】
【……检测到高强度‘意义负载’……与威胁判定产生逻辑冲突……】
【……运算资源被大量占用……重新评估……重新评估……】
使者的意念断断续续,第一次显露出了“困惑”与“挣扎”。它那绝对纯粹的数学逻辑,在遭遇这种无法被量化、无法被归类的“存在悲鸣”时,第一次出现了“处理延迟”和“逻辑过载”。
它并没有停止净化程序——那个小型梦境维度最终还是化为了虚无。但过程不再像之前那般行云流水,它的分形结构在完成后,久久没有恢复平静,而是持续地、高频地微颤着,仿佛在试图“理解”或“消化”那强塞给它的、不属于它认知范畴的“信息”。
它悬浮在刚刚被净化的虚空之中,不再急于寻找下一个目标。那冰冷的“凝视”,第一次带上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停滞感。
韦东奕在本源花园中,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他感受到了使者核心那剧烈的规则扰动。他知道,“共情之眼”无法让使者拥有感情,但或许,能在它那完美的逻辑壁垒上,凿开一道细微的裂缝。
一道能让“噪音”持续传入的裂缝。
一道……或许能让它开始犹豫的裂缝。
而在那规则深空,被污染源扭曲的催化源,似乎也察觉到了使者的异常。那些狰狞的静滞陷阱,再次开始蠢蠢欲动,如同阴影中的猎手,等待着理性之光出现破绽的瞬间。
第三百五十五章,无声的悲鸣,在绝对理性的心湖中,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已生,风暴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