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华知道派自己带队后,非常高兴。他在随后向彩彩和赵成新的汇报中介绍了他的思路。
他认为,此次出击,重在队伍精干、隐蔽潜行,重锤一击、得胜即返。否则,别说回来,可能连鄂豫皖根据地都到不了。
为此,他提出的部队编制方案为:
部队总规模:不超过1000人。
步兵:4团1营,420人。
炮兵:炮兵1团,装备迫击炮72门,360人。
通用机枪:36人,携带G34通用机枪6挺。
狙击队员:1团2营1连,也就是八期队员的一个连,140人。
战马:1100匹。
他希望由小马班当参谋长,并带李班、杜班、小于班前往。
彩彩和赵成新商量了一下,就同意了刘昌华的方案。但彩彩提醒,一定要多带迫击炮弹和通用机枪使用的7.92子弹。
赵成新说,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上千公里的路程,来不及侦察和制定行程计划;我们的意图非常明确,但战斗任务、战斗目标尚不明确。
彩彩说,这就要考验你们指战员的临机决断能力和综合平衡能力了,因为我们都不是神仙,没法预知未来要发生的事情;但只要你们,上下一心,群策群力,相信你们一定能够经受住考验的。
听了彩彩的话,赵成新感到压力山大。
为了做好行前准备,赵成新和刘昌华召集小马班、李班、杜班、小于班,以及炮兵1团团长沈涛,政委袁表福,副团长耿金师、黄红宇一起商量相关准备事宜。
小马班第一个发言说,最好能从2团1营调一个排加入。他说,部队行军打仗,必须侦察先行,否则,很容易出现误打误撞的现象。
炮兵团长沈涛说,现在有战马随行,很好地解决了炮兵的机动能力问题和炮弹携带问题。现在需要考虑的是,炮兵和步兵的配合问题。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步兵进攻和防守时,步兵和炮兵如何更好地协同?二是,炮兵随时都需要步兵的保护,但步兵有自己的作战任务,不可能始终待在炮兵身边,因此,同样有一个协调问题。
炮兵团政委袁表福认为,要痛捶敌人,炮就要多,炮少了达不到效果。因此,他建议,现在有战马随行,可以再多带50门小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