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修仙之我在搞科学 > 第104章 护山大阵能源危机

第104章 护山大阵能源危机(2 / 2)

2. 高风险能量透支方案: 强行超频运行地脉发电站残存机组,或刺激“噬魔”反应炉超载输出,榨取最后能量。效果预估: 可能获得短暂能量峰值,延长大阵运转数个时辰。风险: 极可能导致地脉灵泉永久性损伤或反应炉爆炸,彻底断绝未来能源恢复的希望。

3. 环境能量收集方案: 紧急部署大规模“灵力电池储能技术”衍生的高效聚灵阵,尝试收集弥漫在战场废墟中的逸散灵能、乃至尚未完全消散的魔气转化能。效果预估: 能量密度低,收集效率不确定,可能仅能维持大阵最低功耗运转。风险: 收集装置本身需要能量建造,且可能引入不稳定能量源。

4. (高优先级\/高风险)地核灵力汲取计划(草案): 利用“跨界材料学突破”获得的新型超耐高温高压灵导材料,结合“空间折叠仓储术”原理设计的深层钻探与能量传输管道,尝试穿透地壳,直接汲取地核深处近乎无限的地心熔岩灵力。效果预估: 若能成功,能源近乎无限。风险: 技术难度极高,钻探过程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地核能量狂暴难以控制,存在引爆地脉的毁灭性风险。

5. (理论存在\/极度危险)反物质丹炉构想(概念): 基于“人工智能丹方推演”对物质本源结构的极端推演,提出的一种理论上可能存在的、通过灵能约束下的正反物质湮灭来获取巨量能量的设想。效果预估: 能量输出理论值超越认知。风险: 目前仅为理论模型,实现可能性微乎其微,失控后果为彻底湮灭。

推演结果呈现在众人面前。前三个方案如同止痛药,只能缓解一时之痛,甚至带有副作用。而后两个方案,尤其是“地核灵力汲取计划”,则如同一剂猛药,要么根治,要么加速死亡。

会场内争论激烈。保守派长老坚决反对冒险,主张采用方案一或二,争取时间,同时尽快修复地脉,恢复传统能源。他们认为地核计划太过疯狂,无异于玩火自焚。

“我们没有时间了!”赵乾据理力争,“地脉恢复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而敌人会给我们这个时间吗?玄骨未死,天魔窥伺!我们必须获得稳定、强大的能源,不仅要维持大阵,更要支撑重建,支撑发展,支撑未来可能发生的更残酷的战争!地核能量,是我们唯一可能快速获得的、足以改变局面的战略级能源!”

“可是地核汲取的风险……”一位长老忧心忡忡。

“风险固然巨大,但科学派存在的意义,就是将未知的风险,通过计算、设计和控制,转化为可控的机遇!”赵乾指向灵枢,“我们有‘星算一号’的算力进行模拟推演,有‘跨界材料’提供硬件保障,有‘空间折叠’技术解决传输难题!更重要的是,我们有被激活的先天阵图!它的规则之力,或许能帮助我们稳定狂暴的地核能量!”

提到先天阵图,众人心中一动。那源自上古的混沌力量,确实展现出了超越当前认知的能力。

最终,在云鹤真人的权衡下,一个折中但更具魄力的决策形成:双线并行!

? 短期: 立即执行“紧急能源拆借方案”和有限度的“环境能量收集”,为护山大阵争取宝贵的额外几个时辰的运转时间。

? 长期\/核心: 立即集中科学派、器堂、符堂所有精锐力量,全力攻关“地核灵力汲取计划”(代号“深渊”),将其作为解决能源危机的根本方案。同时,成立专项小组,对“反物质丹炉构想”进行理论预研。

“深渊”计划,正式启动!这将是流云宗在废墟之上,向大地深处索取生机的豪赌。成功,则能源无忧,宗门获得新生;失败,则可能引动地火,将残存的一切彻底埋葬。

就在能源危机应对方案紧张制定和部署的同时,另一项关乎生死存亡的工作也在争分夺秒地进行——纳米修复机器人部署。

护山大阵不仅缺能量,本身也千疮百孔。大量的阵基、灵路在超负荷运转和天魔之手的冲击下受损严重。如果不能尽快修复这些损伤,即使有了新的能源,大阵也无法有效运转,甚至可能因能量在破损处泄露或冲突而自行崩溃。

科学派早在之前的技术储备中,就研发了基于“纳米机器人清炉术”的微观修复技术。此刻,在赵乾的命令下,所有库存的、以及能够紧急生产的纳米修复机器人被全部调动起来。

数以亿计的、肉眼不可见的灵能纳米机器人,如同微小的工蚁,在科学派弟子的遥控下,通过预设的微型管道,涌入护山大阵错综复杂的灵路系统之中。它们携带着特制的“灵金修补剂”,按照灵枢扫描出的损伤图谱,对断裂的灵络进行焊接,对破损的阵基进行填补,对能量淤塞的节点进行疏通。

这项工作精细而繁重,进展缓慢。但每修复一处关键损伤,护山大阵的能量利用效率就能提升一分,关闭的倒计时或许就能延长一瞬。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微观战争。

流云宗,这个刚刚经历了惨烈胜利的宗门,还来不及舔舐伤口,便又陷入了能源枯竭与时间赛跑的生死时速之中。科学的理性之光,再次照亮了前路,但那前路,却是通向未知而危险的深渊。护山大阵那明灭不定的光芒,如同流云宗此刻命运的写照,在能源危机的风暴中,摇曳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