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修仙之我在搞科学 > 第105章 地核灵力汲取计划

第105章 地核灵力汲取计划(1 / 2)

“护山大阵能源危机”如同一柄悬于头顶的利剑,其倒计时的滴答声,压得流云宗每一位幸存者喘不过气。科学派主导的紧急应对方案——拆借非关键能源、部署环境聚灵阵——如同给垂死的病人注射强心针,勉强将护山大阵彻底关闭的时间延长了三个时辰。这三个时辰,是流云宗用牺牲未来发展潜力换来的、最后的救命窗口。

在这宝贵的喘息之机内,两场关乎存亡的战斗在同时进行。一场是微观层面的“纳米修复机器人部署”,无数肉眼不可见的灵能工蚁正在争分夺秒地修复护山大阵千疮百孔的灵络与阵基;而另一场,则是更为宏大、更为冒险、将决定流云宗长远命运的豪赌——代号“深渊”的地核灵力汲取计划!

控制中心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主屏幕上那复杂到令人头晕目眩的“深渊”计划结构图上。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工程,其目标是从大地深处、那孕育万物也毁灭万物的地核之中,直接汲取狂暴无比的能量。

“灵枢,最终推演结果。”赵乾的声音因连续的高强度工作而沙哑,但眼神却锐利如刀。

“方案最终推演完成。”灵枢冰冷的声音响起,伴随着三维立体图的旋转放大,“‘深渊’计划核心分为三个阶段:钻探、传输、转化与控制。”

“第一阶段:超深灵导钻探。”灵枢将图像聚焦到一条贯穿地壳、深入地幔的巨型管道结构。

? 技术核心: 利用“跨界材料学突破”中研发的、具备超强耐高温高压和极佳灵导性的新型合金——“星痕”超导灵金,制造钻探管壁。结合“空间折叠仓储术”原理,在钻探管道内部构建亚空间稳定通道,以规避常规地质结构对能量传输的巨大阻力和热损耗。

? 钻探方式: 并非物理蛮力钻探,而是采用“魔改版超声波萃灵”技术升级的超高频灵波共振掘进法。通过发射特定频率的灵波,使前方岩层产生共振并自行崩解,再由附着的纳米机器人进行清理和管道铺设,效率更高,对地质结构扰动相对较小。

? 最大挑战: 地壳深处复杂的地质结构、极高的温度压力、以及可能存在的未知地脉灵压乱流。钻探过程需“星算一号”实时进行地质建模和灵波频率微调,容错率极低。

? 能源支持: 钻探本身需要巨大能量,将动用宗门所有剩余能源储备及“噬魔”反应炉的不稳定输出,风险极高。

“第二阶段:地核能量传输。”图像显示,钻探管道末端连接着一个巨大的、布满复杂灵纹的环形结构,深入炽热的地核边缘。

? 技术核心: 设计“地核能量虹吸阵列”。该阵列由特殊灵材构成,能承受地核边缘的极端环境,并利用“灵力催化剂的发现”衍生的地心熔岩灵力亲和符阵,吸引并初步驯服狂暴的地核能量流。

? 传输方式: 被初步驯化的能量,通过“星痕”灵金管道内部的亚空间通道,以近乎光速向上传输。传输过程中,设置多层“灵力波动频谱分析”传感器和“pId控温算法”控制的灵压调节阀,实时监控并稳定能量流。

? 最大挑战: 地核能量的狂暴性与不稳定性。任何微小的波动都可能引发传输管道内的能量湍流,导致管道过载熔毁甚至爆炸。需要毫秒级的精准调控。

“第三阶段:地表能量转化与控制。”图像切换到地表,一个庞大的、结合了“高压反应釜炼丹法”密封技术和“力场护盾”约束技术的能量转化中心被构建出来。

? 技术核心: 地核能量抵达地表后,首先进入“能量缓冲与净化矩阵”,利用“魔气污染净化塔”的增强版技术,滤除能量中可能携带的狂暴杂质和负面属性。随后,净化后的能量进入“灵能整流与变压核心”,将其转化为可供护山大阵及宗门日常使用的稳定灵能。

? 控制核心: 整个“深渊”系统的控制中枢,由升级后的“星算一号”量子计算机与初步苏醒的先天阵图本源意识(姜逸灵识) 共同主导。先天阵图的古老规则之力,将用于镇压和调和地核能量的原始狂暴,这是计划能否成功的关键!

? 最大挑战: 能量规模的巨幅跃升。一旦成功,流云宗将获得近乎无限的能源,但如何安全、稳定地分配和使用这股力量,是对整个宗门基础设施和管控能力的终极考验。失控后果将是毁灭性的。

“整体成功概率预估:17.3%。”灵枢报出了一个令人心悸的数字,“主要失败风险点:钻探途中遭遇不可预测的地脉断层或灵压爆裂;能量传输过程失控;转化中心无法承受能量冲击;先天阵图镇压失败。”

不足两成的成功率!这是一个九死一生的计划!

会场内一片沉默。每一位长老都清楚,一旦失败,引发的连锁反应可能不仅仅是计划本身崩溃,更可能直接引爆流云宗本就脆弱的地脉,造成一场席卷全境的浩劫。

“我们没有选择。”云鹤真人缓缓开口,声音虽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常规能源恢复遥遥无期,强敌环伺,宗门等不起。这17.3%的概率,是我们用科学计算出的、唯一可能通向生路的数字。赌,尚有一线生机;不赌,坐以待毙!”

“科学派,执行‘深渊’计划!”赵乾深吸一口气,斩钉截铁地下令,“各部门按照预定方案,立刻行动!”

命令一下,整个流云宗如同精密的仪器般高速运转起来。

器堂全力开动,所有炼器炉火光冲天,弟子们日夜不休,按照设计图锻造“星痕”灵金钻探管段和能量传输组件。新材料的高要求使得成品率极低,每一段合格管道的诞生都伴随着巨大的资源消耗和匠师的心血。

符堂精英尽出,在特制的灵玉基板上,呕心沥血地刻画着复杂无比的“地心熔岩灵力亲和符阵”和能量控制灵纹。任何一丝偏差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科学派控制中心,赵乾与灵枢配合,进行着最后的模拟推演,调整着无数细节参数。同时,他们尝试与地脉深处那混沌的先天阵图意识进行沟通,请求其在关键时刻提供规则层面的支持。姜逸那分散的灵识传来断断续续的回应,带着苍茫与疲惫,但其中的守护意志却无比坚定。

钻探地点选在了流云宗后山一处相对稳定、且靠近先天阵图能量节点的山谷。一座庞大的钻探平台被紧急搭建起来。当第一段闪耀着星辰光泽的“星痕”钻探管在超高频灵波的共振下,无声无息地没入大地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钻探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尽管有灵波共振和纳米机器人辅助,但地底深处复杂的地质构造和紊乱的灵压,依然不断带来意外。钻头数次遭遇坚不可摧的灵金矿脉或狂暴的地底灵泉,险些偏离轨道或损坏。全靠“星算一号”的超强算力实时调整灵波频率和钻探策略,才一次次化险为夷。

钻探的每一尺深入,都伴随着巨大的能量消耗和所有人的心弦紧绷。地表的数据屏上,代表深度的数字不断跳动,代表着距离地核的接近,也代表着风险的指数级攀升。

与此同时,纳米修复机器人的工作也取得了关键进展。在消耗了海量资源后,护山大阵几个核心阵眼的严重损伤被初步修复,能量泄漏得到控制,效率提升了约15%。这微小的提升,为“深渊”计划争取到了更宝贵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