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庭院深处的回响(2 / 2)

这真挚深沉的情感,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陈北辰与沈墨书肃然垂首,陆则川则默默上前,将一方干净的手帕递到爷爷手中。

苏念衾的泪水再也抑制不住,扑簌簌地滚落下来。她紧紧握着陆老爷子的手,仿佛能感受到那份跨越生死的战友情谊和沉甸甸的历史重量。

(内心独白:爷爷……我素未谋面的爷爷,在这一刻,仿佛通过陆爷爷紧握的双手,将您生命的温度传递到了我的血脉里。这些年来我苦苦追寻的所谓生命的厚重——在泛黄的书卷中,在遥远的异国街头,却原来它一直就沉淀在这里,在陆爷爷闪烁的泪光中,在这座院落静谧的呼吸里。)

(内心独白:则川……他肩上承载着这样的过往,每一步都踏着先辈的足迹。而我那些辗转反侧的心事,那些纠缠多年的情愫,在这样沉甸甸的传承面前,忽然变得如此轻盈,却又……如此难以割舍。)

“陆爷爷……”她哽咽着,几乎说不出完整的话,“我……我回来了……我会好好的……我会记得……”

她“会记得”什么?是记得祖辈的牺牲,还是记得自己对陆则川无望的牵挂?或许连她自己此刻也分辨不清。

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也冲垮了心防,那份复杂的心绪——对历史的敬畏,对祖辈的怀念,对自身漂泊的感触,以及对陆则川求而不得的委屈——尽数在这位慈祥的长辈面前宣泄出来。

陆老爷子见她哭得伤心,反而收敛了悲戚,用粗糙的指腹轻轻为她拭去脸上的泪珠。他那饱经风霜的声音恢复了长辈特有的温和与坚定:

“好孩子,不哭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他端详着她挂满泪痕的脸,那双盈盈泪眼更显得清澈见底,微微抽动的肩头流露出全然的依赖,此刻不像个国外归来的才女,倒像个终于找到了家的孩子。

“你爷爷在天有灵,看到你如今这么有出息,不知道多高兴。你的事,我都听了。往后在国内,有什么难处,尽管跟陆爷爷说,跟则川说——这里就是你的家。”

陆则川走上前,将手轻轻落在苏念衾微微颤抖的肩上。他的动作坦然而稳妥,掌心传来的温度是一种兄长的照拂,清晰地将彼此定位于世交兄妹应有的界限之内。

那熟悉的暖意落下的一刻,苏念衾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微微一僵。随之而来的,是更加汹涌的泪水,仿佛长久以来暗自筑起的堤坝,在这一刻被这份恰到好处的温柔彻底冲垮。泪水中既有不得不接受的释然,也带着一种令人心碎的、彻底的清醒。

(内心独白:则川,你可知你的温柔,远比疏离更教我痛楚。它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我们之间相隔的,又何止一片英吉利海峡,一段牛津到汉东的距离?更是你早已笃定迈上的、那条我无法并肩的同行的路。罢了,罢了……或许能像此刻一般,站在你家的院落里,被陆爷爷视作亲人,已是命运给予我这份无望心事最大的,也是最后的慈悲。)

这场突如其来的情感波澜,为这次礼节性的拜访悄然浸染了一层深沉的底色。它虽带来感伤,却也将苏念衾与陆家、与脚下这片土地,以一种无言的方式系得更紧。

往事与今朝在此刻交织,家国记忆与个人悲欢在这座四合院的青砖灰瓦间静静融合。陆老爷子的泪,为今日之盛世写下了无声却最沉重的注脚;

而苏念衾的泪,则冲蚀着她心底那份私密的情感,仿佛在引导她走向一个更为开阔、却也不免带着几分怅然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