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巨象郡城(1 / 2)

韩厉缓缓睁开双眼,眸中暗金色的寂灭佛光一闪而逝,旋即复归为深不见底的幽邃平静。

周身气息圆融无瑕,经过此番炼化,不仅寂灭佛婴大为巩固,连带着对寂灭禅意与佛门神通的融合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他并未多做停留,简单整理了一下僧袍,便推开静心木门,缓步而出。

穿过清幽的回廊与古木掩映的院落,沿途遇到的僧人皆对他合十行礼,目光中带着敬畏与好奇。

这位气息深邃、来历神秘的寂灭佛子,虽深居简出,但其当日于戒律堂轻描淡写显露的一手寂灭真意,早已在承德庙高层中小范围流传开来。

韩厉径直来到戒律堂外,求见住持见性神僧。

稍候片刻,知客僧便引他入内。

见性神僧依旧坐在那个暗金色蒲团上,气息渊深,见他进来,澄澈的目光在他身上微微一扫,便露出一丝了然与赞许。

“佛子气息愈发圆融深邃,看来这几日静修,收获匪浅。”

“托宝地之福,略有所得。”韩厉合十回礼,语气平和。

“贫僧此行游历,旨在感悟四方佛韵,完善己道。如今金刚城缘法已暂告一段落,特来向住持辞行。”

见性神僧闻言,并未出言强留,到了他们这等境界,深知缘起缘灭,不可强求。

他微微颔首:“佛子之道,在于行走与感悟,老衲便不多留了,愿佛子此行一路顺遂,早证菩提。”

韩厉再次行礼,“多谢住持!”

辞别见性神僧,韩厉并未在承德庙内再多流连,径直出了山门,穿过依旧繁华而庄严的金刚城街道。

城门口,那名曾拦下他的佛兵小队长见到他孤身一人出来,神色恭敬地合十行礼,目送他走出那巨大的镶铜城门。

出了城门,远离了那佛光结界的笼罩,外界旷野的气息扑面而来,少了一份宁肃,多了一份天地自然的苍茫。

韩厉一拍灵兽袋。

“嗷呜!”

黑白相间的食铁兽熊霸天欢快地跃出,几日未曾出来放风,它显得格外兴奋,用大脑袋亲昵地蹭着韩厉。

韩厉笑了笑,翻身骑上熊背,轻轻一拍其脖颈。

大地之上,开始出现大片大片金黄色的稻田,沉甸甸的稻穗在阳光下闪烁着温暖的光芒,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令人心安的谷物香气。

田间地头,时常可以看到一些身穿粗布僧衣、剃着光头的僧人或农人正在劳作,他们动作不疾不徐,神情平和专注,口中似乎还低声吟诵着佛号。

远处的地平线上,开始出现一些低矮的山丘,山丘之上,往往矗立着一座座或大或小、样式古朴的佛塔。

佛塔通体洁白,或呈金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塔尖悬挂着风铃,随风传来阵阵清脆悠扬的铃声,洗涤人心。

官道之上,往来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

其中大部分是虔诚的佛教信徒,他们或三步一叩,或手持念珠,或背负行囊,朝着某个方向坚定地前行,脸上带着朝圣般的肃穆与虔诚。

也有不少行脚的僧人,他们风尘仆仆,却目光清澈,步伐稳健,见到韩厉骑着奇异的食铁兽,也只是投来平和好奇的一瞥,并无太多惊讶或戒备,单手竖掌,口诵佛号:“阿弥陀佛。”

偶尔,还能从远方随风飘来阵阵梵唱之音,低沉、宏大、充满慈悲与智慧的力量,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宁静。

五日疾行,大地之上的佛国气象愈发浓郁。

道路愈发宽阔平整,以某种泛着淡金光泽的巨石铺就,可容十骑并行。

道路两旁,每隔一段距离便矗立着雕刻精美的石制经幢或慈悲庄严的佛像,常有信徒驻足礼拜,留下新鲜的贡品与缭绕的香火。

远方传来的梵唱之声也愈发清晰宏大,有时甚至能引动天地灵气微微共鸣,显是出自有深厚佛法修为的高僧之口。

这一日,地平线上,一座与金刚城风格迥异、却同样恢弘磅礴的巨城轮廓,缓缓浮现。

随着熊霸天的飞速接近,巨城的细节逐渐清晰。

此城并非依山而建,而是坐落于一望无际的广阔平原之上,城墙并非洁白如玉。

而是呈现出一种厚重深沉的暗红色,仿佛是以某种巨大的血色岩石垒砌而成,高达百五十丈,巍峨如山岳,给人以坚不可摧、雄浑霸道之感!

城墙之上,并非佛塔经幢,而是一座座狰狞的巨象头颅石雕!

这些石象怒目卷鼻,长牙森然,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活过来发出震天嘶鸣,踏碎一切来犯之敌!

整座郡城,散发出一股刚猛、雄壮、充满力量感的佛门威严,比金刚城大上四倍不止。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在那高耸的暗红城墙之外,环绕着一条宽阔无比的护城河。

河中流淌的并非清水,而是翻滚涌动的、散发着浓郁土元气息的浑黄河沙!

无数巨大的、披挂着金属铠甲的红牙黄象在河中嬉戏、沉浮,时而扬起长鼻,喷吐出道道黄沙洪流,气势惊人!这些巨象显然是经过特殊驯养的护城灵兽。

城门洞开,高达数十丈,可供巨象从容进出。城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巨大的金属匾额,以某种狂放的字体书写着三个大字:

巨象郡!

笔划之间,仿佛有巨象奔腾,充满了无匹的力量感!往来进出之人,也多为身材高大、气血旺盛之辈。

僧侣大多肌肉虬结,目露精光,行走间龙行虎步,自带一股剽悍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