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锭像融化的蜡液,无声地流动、延展、分离,又在空中重新凝固成复杂的晶格结构。导线圈自行解开,如同一条条银色的灵蛇,精准地缠绕、编织,嵌入那些刚刚才成型的晶格之中。
当第一个电容器模块的原型被构筑完成,少女睁开眼,眉头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她对着那个看起来完美无瑕的造物,输入了一小股测试能量。
结果不尽人意。能量在模块内部的损耗率高得离谱,储能效率甚至还不如一块普通的充电电池。
“奇怪……”她自言自语道,“明明是按照标准超高功率电容器的设计来的,怎么效果这么差?”
林天鱼看着她那副遇到了技术难题的困惑模样,也没敢插嘴。这已经超出了他那套“俺寻思”工程学的范畴了。
江心月在原地踱步思考了片刻,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她从自己的物品栏里,取出了一件从旧帝国缴获的能量武器,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其中的储能模块给拆解了下来。
将其从最微观的层面,一点点地“分解”,观察着其中每一种材料的原子排布、晶体结构,以及能量在其中流动的路径。
十几分钟后,她那双漂亮的眼眸里,闪过一丝了然。
“原来如此……”
这个世界的微观物理规律,与现实世界存在着极其细微的差异。这些差异在宏观层面几乎无法被察觉,但在“储能”这种需要精确到原子级别的领域,那一点点微小的不同,就足以让一套在现实世界里完美无瑕的设计,在这里变成一堆废铁。
一个小时后,一套结构奇特的超级电容器组,在她手中缓缓成型。
“成了!”江心月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林天鱼绕着这个方方正正的大家伙走了两圈,端详了一会。
那是一个边长约莫一米的完美立方体,表面光滑如镜,找不到任何拼接的缝隙。在立方体的几个面上,预留着一些标准化的接口,立方体里面甚至还贴心地内置了用于走液氮的散热管线。
内部的电容本身依旧是圆柱体结构,但被巧妙地藏在了立方体外壳里,既满足了散热需求,又方便堆叠。
严格来说这应该算是个纯粹的“实验室产物”,根本不具备任何常规意义上的量产条件。
他穿越前,实验室里的cpU有突破了6G主频的,但那玩意儿需要一整套液氮冷却系统伺候着,功耗高得离谱,综合性能甚至还不如市面上那些量产的消费级芯片。
而江心月拿出来的这个,甚至连具体的制造工艺都不清楚。毕竟在她手里,这玩意儿几乎就是“一体成型”的,是她在原子层面上,硬生生把一堆原材料给“捏”成了这个样子。
“所以下一步是把这玩意收录成蓝图,让我复制出来上万套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