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最终还是将建设地点,选在了「新·君士坦丁」东部的一处荒废海岸线上。也算是真的让这门炮,成了名副其实的“岸防炮”。
原因倒是简单。这门魔改版的电磁炮需要极其庞大的电能。一次发射所消耗的能量,足以让一座百万人口的城市断电半天。
最合适的能源自然是各路的核反应堆。而相比于内陆那些需要考虑散热、安全、以及人口密度问题的反应堆,临海的反应堆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毕竟,大海本身就是个近乎无限的散热器,只需要铺设几条足够粗的冷却管道就行,省去了建造巨大冷却塔和复杂水循环系统的麻烦。
“那最难的部分,就是这个电容系统了?”林天鱼指着设计图上那个结构复杂得堪比城市电网的核心部件,问道。
江心月点了点头。
“对。这东西相当于整个发射器的‘心脏’,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我们需要一个能在一瞬间,稳定地储存并释放掉相当于一座城市半天用电量的储能阵列。材料、结构、能量回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这门炮都会当场变成一颗脏弹。”
搞定这个,那二十公里长的轨道和炮身主体,对于林天鱼来说反倒成了最简单的部分。只要蓝图确定,他估摸着自己花上一个小时,就能用【造物·主】的权能,把剩下的部分给当场搓好。
在少年的强势围观下,他再一次见到了少女是如何搓东西的。
这场景他进副本前就见过。那时少女还在大学城的实验室里,为了赶一份课程作业,当着他的面,把一堆乱七八糟的金属废料,像揉面团一样,重组成了一个结构精密的量子传感器。
每每看到,他还是会觉得很惊诧。这就是全能向职业的魅力吗?上可以借用宇宙本身来进行物理模拟做实验,下则如同现在,能将一堆原材料变成一件件精密造物。
林天鱼的【造物·主】,本质上是一种“替换”。他可以将木头的“质料”,用核弹的“形式”蓝图进行重构。这个过程无视了物质守恒,只遵循他那套“形式与质料”的哲学逻辑。只要他有蓝图,有足够的“质料”,理论上什么都能造。但反过来说,没有蓝图,他连一把结构稍微复杂点的现代枪都造不出来。
单纯使用材料的蓝图,他至今能搓出来的最复杂的东西,仅限于用铁搓把锋利的铁剑,或者用木头搓个椅子。那所谓的“变成”,其实不过是用【万物赋形】权能,强行将其捏合成目标形态而已。
而一旦涉及到芯片、电路板这种需要微观结构精准对齐的精密器件,他就只能选择先去收录现成的蓝图。
江心月则不同。她那【虚拟神明】职业带来的“微小神域”,让她对自身领域内的物质,拥有着近乎绝对的掌控力。她不需要蓝图,她可以直接在原子级别,对物质进行重组、排列、甚至改变其同位素比例。
这本身需要极其恐怖的算力支持。每一个原子的位置、动量、自旋,都需要被精确计算和控制。
然而,目前少女不缺算力。
除此之外,这种重组也是有极限的。她不能把铀238直接变成铀235,因为那涉及到改变原子核内部的质子中子数量,已经超出了“原子”层面的操作范畴,属于核物理的领域了。
她现在需要造的,是一套能够承受超高电压、瞬间完成充放电的超级电容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