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哲推了推眼镜,耐心地解释道:“看来你对大学城的运作模式还不太了解。早就不是以前那种各个大学建起高墙,各玩各的时代了。”
“在【征】的统一规划和调度下,整个大学城其实是一个庞大的‘学术资源共享体’。我们现在住的宿舍,以后要去的图书馆、实验室,理论上都是全城共享的。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课程和教授。”
“等军训结束,正式开始选课了你就会发现,我们水木的学生,跑去隔壁京大蹭一节黎曼几何的公开课,或者你们京大的高材生,来我们这儿听一堂量子场论的讲座,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要你有精力,有能力,理论上你可以修遍整个大学城所有顶尖大学的课程。”
“甚至,你这学期的《高等代数》老师,下学期可能就跑到人大去教《线性空间》了。教授们也是流动的,哪里需要就去哪里,这叫‘最优资源配置’。那种一个教授终身只属于一所大学的旧观念,早就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啦。”
林·旧时代残党·天鱼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
他总算是明白了,自己当初翘掉高中那些“大学生活指南”之类的选修课,或许并不是什么明智的决定。
当初的他,抱着一种近乎于傲慢的想法:自己前世好歹也是个正儿八经的大学生,大学生活那套流程,还能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
正是这份过度自信,让他只把注意力放在了学术课程的差异上,却完完全全地忽略了那些关乎食宿、选课、乃至整个校园生态的,最基础的运作模式。
现在看来,当初的自己,实在是太过草率了,看来是得好好“补课”了。
正当林天鱼还在埋头苦读那本《京城大学城大学生活指南(2026年新生版)》时,一道冰冷的系统提示音,毫无征兆地在他脑海中响起。
【您收到一条新的好友申请】
【来源:“智能手机”-“微信”】
林天鱼意念一动,点开了那条申请。
申请人的名字很简单,「周珂」。
备注信息则是:「林天鱼同学你好,我是京城大学数学系2601班的辅导员周珂。欢迎来到京城大学,看到消息后麻烦通过一下好友申请,我拉你进班级群。」
头像是一张风格极为精美的二次元插画。
银发赤瞳的少女,在精致考究的光影下微微侧着脸,眼神清冷而又疏离。无论怎么看,都像是出自某位知名画师之手的、价格不菲的同人作品。
然而,在这张头像下方,那个金光闪闪、代表着“官方认证”的企业微信标识,却又显得如此的真实,甚至有些刺眼。
这……
林天鱼一时竟不知道该作何表情。
这年头,连京城大学的辅导员,都已经二次元到这种程度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