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整军经武,暗流涌动(2 / 2)

与此同时,西州大将麴勇则率领部分骑兵,依托关隘,不时发动反突击,焚烧狄人的攻城器械,袭扰其后勤队伍,延缓其攻势。

玉门关,这座饱经沧桑的雄关,再一次成为了决定中原与西域命运的关键。每一块城砖都被鲜血浸透,每一寸土地都在燃烧。西州军民,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构筑着一道阻挡草原洪流的铁壁。这里的每一天,都是意志与鲜血的消耗。麴智盛知道,他们必须撑下去,撑到中原局势生变,撑到靖南王楚骁北上之时!

承天城外,新划定的巨大演武场上,尘烟滚滚,杀声震天。靖南军的新式训练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火铳兵深化训练:

超过两千名神机营士兵,排成整齐的横队,进行着枯燥却至关重要的装填、瞄准、射击训练。号令声中,排枪齐射,硝烟弥漫。教官们大声纠正着士兵的动作:“稳!要稳!呼吸平缓,三点一线!”

除了基本的齐射,还开始演练更复杂的战术,如三排轮射,以及散兵线前进射击。楚骁深知,火器的威力不仅在于其本身,更在于使用的战术。

步炮协同演练:

数门轻型火炮被推到前沿,炮手们熟练地操作,进行快速瞄准和射击。与此同时,步兵方阵在炮火掩护下,向前推进。他们需要精确把握炮火延伸的时机,既不能过早暴露在敌军火力下,也不能让冲锋脱节。

“注意炮火信号!炮声一停,立刻冲锋!”张掖亲临现场督导演练。步炮协同是这个时代的高级战术,需要极高的纪律性和默契。

多兵种合成作战:

模拟战场上,代表着不同兵种的部队在令旗指挥下,不断变换阵型。弩兵进行覆盖射击,压制“敌军”弓手;刀盾兵在前,抵御“敌军”冲击;长枪兵紧随其后,形成枪林;火铳兵则在侧翼或阵中寻找机会进行致命打击;骑兵游弋在外,随时准备侧击或追击。

整个演练场如同一个复杂的棋盘,考验着各级将领的指挥艺术和各兵种之间的配合。

楚骁站在高高的阅兵台上,俯瞰着这支在他手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军队。他们装备或许还不是天下最精良,他们的经验或许还不如百战老兵丰富,但他们有着统一的信念、严明的纪律和不断革新的战术。这就是他未来横扫六合,与北方强敌决战的资本。

“报——!” 一骑快马飞奔而至,信使滚鞍下马,呈上一封密信,“王上,江南八百里加急!朝廷……朝廷可能要与狄人媾和,共谋我南方!”

楚骁接过密信,迅速浏览,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刀。

“传令!全军训练强度加倍!各军主将,即刻入宫议事!”

最坏的预想,似乎正在成为现实。暗流已然化为惊涛,大战的脚步,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