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林砚立刻起身,“赵伟,你带两个人去棚户区盯着孙二,别打草惊蛇;苏晓,你尽快出检测结果,确认毛发和孙二的dNA是否匹配;老王,你跟我去派出所调取孙二的档案,看看他的前科和作案手法是否吻合。”
来到派出所,档案员很快找出了孙二的档案。档案显示,孙二今年三十五岁,有三次盗窃前科,每次都是偷居民的家禽、农具等物品,作案时间多在深夜,作案后常用自行车运赃物,而且他的左胳膊确实因工伤留下了残疾,符合监控里的特征。
“你看,这几次前科的作案手法,和这次丢鸡案几乎一模一样。”老王指着档案说道,“而且他每次作案后,都会把赃物拿到城郊的农贸市场卖掉,现在这个点,说不定他正在市场上卖鸡呢!”
林砚立刻拿起电话,拨通了赵伟的电话:“赵伟,你立刻带人去城郊农贸市场,重点排查卖活鸡的摊位,孙二很可能在那儿销赃,注意观察有没有绿色自行车和左胳膊有旧伤的男人。”
挂了电话,苏晓的检测结果也传了过来:“林队,实验室检测到,毛发的dNA与孙二之前因前科留下的dNA样本完全吻合,漆皮也和常见的旧自行车绿漆成分一致!”
“证据确凿!”林砚合上档案,“老王,我们现在去城郊农贸市场,和赵伟汇合,实施抓捕!”
两人驱车赶往城郊农贸市场,刚到门口,就看见赵伟在不远处挥手。林砚和老王走过去,赵伟压低声音:“林队,孙二就在前面那个卖活鸡的摊位上,他刚把两只鸡卖给一个大妈,自行车就停在摊位旁边,是绿色的,左胳膊抬得很高,和档案里说的一样。”
林砚顺着赵伟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个穿黑色棉袄的男人正站在摊位前,手里攥着几张零钱,左胳膊果然微微抬起,摊位上还剩一只老母鸡,正是刘大妈描述的品种。
“行动!”林砚一声令下,三人立刻冲了过去。孙二见有人冲过来,脸色一变,转身就想跑,却被赵伟一把抓住了胳膊。
“你们干什么?放开我!”孙二挣扎着喊道。
林砚亮明身份:“孙二,我们是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的,你昨晚盗窃刘大妈家三只老母鸡的事,我们已经调查清楚了,证据确凿,跟我们走一趟吧!”
孙二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挣扎的力气也小了下来:“我……我没偷鸡,你们别冤枉我!”
“没偷鸡?”老王拿出物证袋,“这是在作案现场提取到的你的毛发和你自行车上的漆皮,dNA都比对上了,你还想狡辩?”
孙二看着物证袋,低下头沉默了一会儿,最终叹了口气:“我承认,鸡是我偷的。最近手头紧,又没找到工作,就想起了老本行,昨晚路过那栋楼,看见鸡窝没人看管,就撬了围栏把鸡偷走了。”
林砚让赵伟把孙二带回刑侦大队,自己则和老王拿着找回的老母鸡,来到刘大妈家。刘大妈见鸡找回来了,激动得拉着林砚的手不停道谢:“真是太谢谢你们了!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到了,你们警察真是太厉害了!”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林砚笑着说道,“以后您把鸡窝加固一下,晚上多留意点,有情况及时给我们打电话。”
离开刘大妈家,老王感慨道:“林队,还是你们这新技术管用啊!要是搁以前,丢了鸡只能靠蹲守,说不定要等好几天才能抓到人,现在靠一根毛发、一点漆皮,半天就破案了!回去我一定好好学这新技术,以后办起案来也能少走弯路。”
林砚点点头:“新技术就是为了帮大家提高办案效率,守护好老百姓的平安。等忙完这阵子,我们再组织几次实操课,让更多基层警员学会用新技术破案。”
回到刑侦大队,孙二已经如实供述了盗窃的全部过程,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林砚看着审讯记录,又望向窗外正在忙碌的苏晓和赵伟,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从穿越到1985年的见习菜鸟,到如今带领团队用现代刑侦技术守护一方平安,这几年的经历历历在目。他知道,刑侦技术的推广之路还很长,但只要能让更多警员掌握新技术,让更多百姓免受犯罪的侵害,一切都是值得的。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电话又响了起来。林砚接起电话,耳边传来报案人的声音:“警官,不好了!城北的纺织厂仓库里,发现了一批被盗的棉纱,你们快来看看!”
林砚的眼神立刻变得锐利起来,他挂断电话,拿起警服外套:“苏晓,赵伟,城北纺织厂仓库盗窃案,带上勘查工具,出发!”
警笛声再次划破南州的天空,朝着城北的方向疾驰而去。对于林砚和他的团队来说,每一次报案都是一次新的挑战,每一次破案都是对正义的坚守,而这份坚守,永远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