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七年的腊月三十,灵州至兴庆府一线的广袤原野上,寒风依旧刺骨,但宋军连绵数十里的营盘内,却洋溢着一种不同于往日肃杀的热烈气氛。中军御帐早已传出旨意:陛下体恤将士征战辛劳,特旨犒赏三军,今夜除夕,各军、各营、各都,皆分发面粉肉蔬,共制扁食,以为岁除之飨!虽战时禁酒,然以此美食,亦足慰征尘,共庆新岁!
旨意下达,各营顿时欢声雷动。扁食,这形如元宝、寓意吉祥的食物,在年节时分,最能勾起人对家乡、对团圆的期盼。
龙骧军某都营地。几口大铁锅架在临时垒起的灶上,锅内热水翻滚,蒸汽腾腾。士兵们围着几块卸下来的门板充当的案板,嘻嘻哈哈地动手制作扁食。有的在和面,动作略显笨拙,引得旁人哄笑;有的在剁馅,羊肉混合着野外寻来的些许野葱,香气扑鼻;更多的则在努力将馅料包进面皮里,形状千奇百怪。
“嘿,王五,你这包的是扁食还是面疙瘩?怕是一下锅就散架喽!”一个脸上沾着面粉的老兵指着同伴的作品打趣道。
王五不服气地梗着脖子:“你懂啥!俺娘说了,扁食要捏紧,这叫捏福,馅儿不漏,福气就跑不了!”他小心翼翼地将手里那个歪歪扭扭的扁食边缘使劲捏合。
都头笑呵呵地看着,也挽起袖子加入进来:“都别光顾着笑别人,自己手里那点活计弄利索点!陛下仁德,念着咱们在这冰天雪地里过年,特意让咱吃上这口热乎的!都用心包,吃饱了,来年多杀敌,多立功!”
“都头说得对!”李三箭如今是校尉了,神箭的腰牌擦得锃亮,也凑在人群中,一边熟练地捏着扁食,一边高声说道:“等咱们破了兴庆府,擒了李乾顺,回汴京论功行赏,到时候,俺请弟兄们去樊楼吃最好的扁食!”
“哟!李校尉阔气了!”
“那可说定了!”
众人一阵起哄,气氛更加热烈。
西夏行营第六军一处营地。这里的气氛同样热火朝天。许多士兵是北地人,对包扁食更是驾轻就熟。面皮在他们手中飞快旋转,一勺馅料填入,手指翻飞间,一个形似元宝、肚儿滚圆的扁食便成了型,整齐地码放在撒了薄面的筐箩里。
“老赵,你这手艺不错啊,赶得上俺媳妇了!”一个士兵对着身旁沉默包扁食的同伴说道。
那被称作老赵的士兵,正是之前在灵州巷战中劝阻新兵杀俘的队正赵大勇。他笑了笑,手下不停:“年年在家都包,习惯了。想着往年这时候,家里娃娃正围着锅台转,等着吃第一锅呢……”他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思念。
旁边一个年纪小的兵士闻言,眼睛也有些发红,低声道:“我也想我娘包的扁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