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宋骑天下 > 第249章 后方织暖万民助征军大衣

第249章 后方织暖万民助征军大衣(2 / 2)

人群渐渐围拢过来。

“将士们在前线流血拼命,为的是谁?为的是咱们大宋的江山永固,为的是咱们这些后方的百姓能安居乐业,不再受那西夏人的劫掠之苦!”小吏的声音带着感染力,“如今,朝廷有了这御寒的棉布,想给将士们做身暖和的冬衣!可官家人手有限,做不过来啊!”

他指着告示:“现在,朝廷把这活计交给咱们老百姓!针线好的大娘、大嫂、姑娘们!有力气的爷们儿也能帮忙裁剪、搬运!官府出布出棉,还给大家工钱!这不是徭役,这是咱们老百姓,为前线将士尽的一份心,出的一份力!”

话音刚落,人群中一位白发老妪便颤巍巍地举手:“官人!老身虽眼花,但针线活还能做!不要工钱!老身的两个儿子都在西军,老身要给儿子,也给儿子的同袍们做件暖衣!”

“对!不要工钱!”

“俺家婆娘手艺好,俺这就回去叫她来领料!”

“咱们绣坊的姐妹们都来!让前线的将士们穿得暖暖和和的,多杀几个西夏狗!”

民情瞬间被点燃了!无论是为了那实实在在的工钱,还是被那“为国出力”的热情所感染,亦或是家中真有亲人在前线,无数百姓涌向了各处的物料发放点。领到棉布和棉絮的人们,回到家,点起油灯,全家老小齐上阵,妇人飞针走线,男人孩子帮忙填充棉絮、整理布料。街坊邻里也常常聚在一起,一边手上忙碌,一边谈论着前方的战事,猜测着胜利的消息何时传来。

数日后,第一批五千套簇新的棉衣、棉裤和棉被,在官民的共同努力下,迅速制作完成,打包装车。

李纲、苏启明等人亲自到汴京东门的货栈查看。看着那一辆辆装载着“万民心意”的马车,李纲对身旁的官员感叹道:“《左传》有云,‘国之兴也,视民如伤’。陛下推行新政,惠泽百姓,如今国家有需,民则竭诚以报。此等民心,方是我大宋最坚固的城池啊!”

苏启明亦感慨道:“是啊,这棉衣,暖的不只是将士的身,更是天下人的心。”

“出发!”押运官员一声令下,车队在无数百姓的目送和祝福中,缓缓启动,沿着通往西北的官道,逶迤而行。这些凝聚着后方万千民众心血与期盼的冬衣,将穿越千山万水,送往那风雪弥漫的西北前线,为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带去一份来自家国的温暖。

前线与后方,战争与生产,在这一刻,通过这一件件普通的棉衣,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共同支撑着这个帝国,向着既定的目标,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