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0月20日 晨7:15 康安市政府广场
秋阳初升,秦宇轩站在国旗台下,注视着仪仗队将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藏青西装熨烫得一丝不苟,那枚“为民务实”的徽章在晨光中流转着金属光泽。身后并列站着陈景明与谢意江——三位主官首次在公开场合共同出席升旗仪式。
“刚接到通知。”谢意江借着国旗猎猎声低语,“审计组延长驻留三天,重点核查近十年地质灾害防治资金。”
陈景明拄着拐杖向前半步:“延长是好事,说明他们在认真寻找真相。”
秦宇轩的目光掠过广场边缘的梧桐树。就在昨日,这三棵百年老树被鉴定为危树需移除,但他在审批单上签下“暂缓”二字——有些坚守,不该轻易让位。
上午9:00 青河乡纪念园建设现场
周晓梅扶着王守仁踏过新铺的草坪。施工队正在移植第三批松柏,树坑里突然传出金属撞击声。
“是时间胶囊!”工人拿出密封的钢筒。筒身刻着“1996-1999 康安地质记忆”,开启后滚出二十三枚胶卷,最先冲洗出的照片让所有人动容——那是1996年塌方现场,年轻的技术员谢意江正跪在泥泞中绘制草图。
王守仁颤抖着指向照片角落:“看岩壁裂缝...和现在的位置完全一致!”
更惊人的发现接踵而至。在胶囊底层,谢意江亲笔写的便笺已然泛黄:“若见此信,说明危机重现。所有数据备份于市档案馆3号密柜,密码是。”
下午1:00 市档案馆密室
秦宇轩转动密码锁时,陈景明的轮椅碾过地面发出细微声响。当铁柜开启,映入眼帘的不是账本,而是三十六本装订成册的工程日记——从1976到1999年,每本扉页都签着历任技术员的名字。
谢意江抽出1994年那册轻轻抚摸:“那年我女儿出生,我在扉页写‘愿汝辈不必再治山’。”
秦宇轩翻开最近那本,最新记录停留在昨夜:“10月19日,巡查见边坡新发裂缝三处,与1958年涵洞走向重合。安装传感器十七个,实时数据直传北京。”
原来那些被质疑“过度规范”的设备,全是谢意江自费购置的预警系统。
下午3:20 青河乡边坡
秋雨再次降临,巡视组专家盯着监测屏惊呼:“裂缝位移加速!但所有传感器同时传回安全数据...”
周晓梅突然冲向悬崖,从岩缝中拔出具伪装成岩石的信号干扰器:“有人在篡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