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强筋健骨的,再加点黑芝麻粉、核桃粉……核心是得先建起一个营养库,好比咱厨房的调料架,油盐酱醋糖花椒大料都备齐了,才能根据客人的口味或身体需求,快速配出最对路的个人定制餐。”
他最后不忘点一下现实,如同告诉客人好菜也得等火候:
“当然,定制是远景。眼下最实际的,还是先弄出几款标准协定方,比如稳糖方、健胃方、强骨方,解决大部分同志的共性需求。
这东西,数据得一点点试,效果得一口口尝,急不得。
回头具体的数据验证、标准制定,还得靠梁东他们帮忙,一步步来。”
片刻。
周主任感觉自己今天被好好上了一课。
他本以为何雨柱搞出素排骨野战口粮已是奇思妙想,能解决塑形、耐储已是极限,
没想到人家钻研得比自己更深,想得更多,走得更远!这营养粉的“君臣佐使”、“谷蔬基础粉”到“高蛋白能量粉”,
再到“辨证定制”的远景蓝图,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根本不是临时起意,分明是经过深思熟虑,构建了一套完整而超前的“食养”体系!
这格局,早已超出了单纯改善伙食或保障后勤的范畴,直指国民健康根基!
看周主任那表情,就跟尝了开水白菜,发现清水之下是极致浓汤一样,是认知被彻底颠覆的震撼。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周主任内心翻江倒海。
他作为主管官员,思考的往往是如何在现有框架下解决问题、调配资源,
而何雨柱,一个食堂班长,却在用“火候”和“君臣佐使”的朴素智慧,重新定义“营养”和“健康”的供给方式,甚至规划出了一条从普惠到特需再到个性化的清晰路径。
这已经不是技术革新,是战略层面的理念创新!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把刚才吃下的那碗熨帖的面条里蕴含的智慧也吸进去,才从那份巨大的震撼中挣扎出来,
他看向何雨柱,声音激动:
“何师傅……不,何雨柱同志!”他下意识地纠正了称呼,“你这可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惭愧!佩服!
我周某人是真服了!你这套食养思路,不是小打小闹,是给我们后勤保障、给千万人的健康调理,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啊!从基础到强化再到定制……这……这简直是划时代的构想!”
这时,旁边的李副厂长也从那营养粉的蓝图里回过神来,但他想的更实际,也更“厂本位”。
他带着点急切和不解插话道:
“高!实在是高!何师傅,你这脑袋瓜子真是金不换!不过……这么好的东西,光咱们轧钢厂内部试点推广,是不是有点……屈才了?这得惠及多少人啊!”
他潜意识里觉得好东西应该先给厂里争光,但也明白这东西的分量远超一个厂的范围,语气既兴奋又带着点不甘心。
何雨柱闻言,还没开口解释,旁边的杨厂长已经一巴掌拍在自己腿上,直接抢答:
“老李!你糊涂啊!”
他指着何雨柱:
“何师傅这基础粉、能量粉思路妙就妙在这里!它就像给菜勾芡,要的就是润物细无声,要的就是‘悄悄地进村’!
先在咱轧钢厂这种工人多、食堂体系成熟的地方试点,把口味、效果、成本这套火候给摸准了,把标准流程给趟平实了!这就叫‘种好试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