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战略价值测算。”
“若本项目能成功量产,哪怕只替代目前食堂15%的猪肉用量,每月可为厂里直接节省现金支出约280元,节省肉票约175斤。折算下来,相当于全厂职工每人每月伙食标准隐性提升约0.5元。这是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节流’工程!”
他最后使出了杀手锏:
“第四,核心竞争力与迭代目标。我们的核心优势在于配方和工艺。下一步,我们的技术路线图是:通过标准化流程,将口感拟真度从目前的78%,提升到85%以上,并将批次差异稳定控制在±5%以内!”
何雨柱双手一摊:
“主任,形势一片大好,但困难也摆在眼前!要实现这些目标,光靠我们后厨这四个‘研发兼生产’人员是绝对不可能的!
我们急需补充力量,特别是能负责生产流程标准化、物料管理、质量把控的专门人才!需要一个能把我的手感转化成标准作业的人!”
李大海被这一连串精准的百分比、金额和陌生词汇彻底砸懵了,脑子里只剩下一堆数字在打架。
他下意识地喃喃道:“对对对,得加人,得加专业的人……必须加,无论如何也得加……”
何雨柱凑近一步:
“李主任,咱们这项目,现在就是一颗刚冒头的金疙瘩!数据在这儿摆着,前景一片光明,这明摆着是送到手边的大功劳啊。”
他话锋一转:“这么大一份功劳,咱们食堂一家,能端得稳吗?不如咱们主动点,请李副厂长派个自己人下来指导工作。
这样一来,功劳簿上头一份就是李副厂长的,咱们这是把热腾腾的功劳给他送到嘴边上了!他不得记着您这份人情?”
他嘿嘿一笑:“这就跟做宴席一个道理,光有好菜不够,得让主宾先动筷子,大家才敢跟着吃,这席面才热闹、才稳当。”
他话锋顺势一转:
“再说了主任,马华他们几个跟着我熬油点灯地试了多少回?眼都熬红了!这头一份功劳,咱得给他们加勺肉汤暖暖心啊!
您看是不是……趁着要人的当口,也跟领导提提,给咱这突击小队添点实在的奖励?甭管是几斤白面还是几张工业券,都是个意思,让大家伙儿知道,跟着您干项目——有奔头!”
李大海听着何雨柱这一番连请人带请功的贴心话,眼睛越来越亮:
“嘿!柱子!你这脑子转得比灶台上的火苗还快!对对对!太对了!咱们那是给领导分忧解难、送功劳上门!
这项目省下的钱粮,不都是领导管理有方、慧眼识珠的成绩吗?我懂了!这就去汇报!连人带功劳一起说!马华他们的辛苦,包在我身上,必须论功行赏!”
看着李大海风风火火冲出去的背影,何雨柱慢悠悠地点上烟,吐个烟圈。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
“嘿,成了!”他心里美得冒泡。
李副厂长这人,就像一块特殊的“食材”——他“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脾性,厂里皆知。
这特性如同食材的“腥膻”或“寡淡”,处理不好就坏了一锅汤。
李副厂长“朝前”时是真能办事、肯出力,这恰恰是项目急需的“旺火”与“推力”。
主动要求李副厂长派人进项目组?这步棋,走得那叫一个绝!
他何雨柱是谁?那是能把豆渣点化成排骨香的活神仙!这用人用权、借势造势的功夫,跟灶台上玩火候一样,讲究的就是一个时机和火候!
李大海那老小子,被他那套数字炮弹一轰,当场就懵了圈,眼珠子瞪得比刚出锅的狮子头还圆!
那表情,嘿,就跟头回见识自己素排骨的易中海一个德行——咽不下去又吐不出来,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