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家族企业覆灭启示录 > 第112章 廷和作心脏搭桥手术

第112章 廷和作心脏搭桥手术(1 / 2)

5.11 廷和做心脏搭桥手术

回到小木桥旅店301房间,马媛先去洗手间冲了个热水澡,温热的水汽洗去一身倦意,她裹着毛巾被躺下时,眼睛已经有些发沉。仲昆随后也洗了澡,水汽未散便走到床边,没有去碰那张空置的床,反而俯身钻进了马媛的被窝。

马媛身子几不可察地僵了一下,心里掠过一丝不情愿。可十年夫妻的情分像一张旧毯,即便磨出了毛边,也还带着体温。这十年里,日子过得像檐下的雨,时急时缓,小摩擦从没断过,却从没真正翻过脸。她不是没怀疑过仲昆心里藏着别人,那些晚归的夜晚、含糊的解释,像根细刺扎在心头,可终究没抓住半分实据。

她侧过身,后背对着仲昆,却没再推开他。仲昆的手臂轻轻环住她的腰,掌心的温度透过薄衣传过来,带着刚洗完澡的湿热。马媛闭了闭眼,终究还是松了肩,身体慢慢软下来,任由他将自己拥在怀里。两人就这么静静相拥着,呼吸渐渐交织在一起,直到天亮。

4号是节后开工第一天,齿轮厂的调度会准时地召开。会议仍由仲明主持,他首先打破了会议室的宁静:

“我父亲昨天已前往上海做手术,这段时间厂里的全面工作由我接管。”仲明开门见山,将家事与工作的衔接清晰说明,随即话锋一转,聚焦生产核心,

“新厂房建成前的这段关键期,全厂节奏绝不能松。加工车间本月已全面转入三班生产,各道工序必须把质量放在首位,同时安全生产这根弦,谁都不能放松!”

部署完整体工作,他看向办公室另一端的仲芳,明确后续任务:

“会后,仲芳立刻去信用社给沈阳机床厂办理汇款,完成后将汇款单交给永明,由他传真至沈阳,务必催促对方马上发货。”

安排妥当生产与采购事宜,仲明的目光投向负责新厂房建设的永明,问

“工地目前的进展怎么样?”

永明闻声立刻起身详细地汇报:“工地一切正常,整体进度比计划提前一天。昨天已经完成一层地面和东北角楼梯的混凝土浇筑,今天的重点是浇筑二层立柱下半截;采光顶的钢结构今天就能全部完工,明天玻璃一到现场就启动安装;一层北侧外墙的砌体工程,瓦工队昨天已经进场,队长承诺3天内完成。”清晰的进度播报,让在场众人对新厂房的建设充满期待。

上午的调度会在紧凑的议程中结束,仲芳第一时间赶往信用社,很快办理了给沈阳机床厂的汇款手续。拿到汇款单后,她迅速转交永明,永明随即拿到传真机,将单据及时发往沈阳,确保了设备采购的流程无缝衔接。

早晨,仲昆和马媛早早就起来了,他们在饭店一层餐厅吃完早餐,来到医院的楼上的409病房。 推开门时,廷和已经靠坐在床头,浅蓝色的病号服衬得他脸色有些苍白,却难得地精神——洗漱得干干净净,头发也梳理整齐,只是床头柜上空空如也,早饭还没送来。马媛快步上前,伸手替他掖了掖被角,刚想问要不要先倒杯水,病房门就被轻轻推开,护士拿着病历本走了进来。

“杨廷和,今天上午安排了手术,是第二台。”护士的声音温和:“记住早晨不能吃饭,实在渴的话可以少喝两口温水,先把大小便处理干净。我已经通知食堂取消你的早饭了,另外手术后两天内也不能进食,这些都要提前做好准备。”

廷和点了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握紧了被单,仲昆在一旁沉声应下,目光落在他微微发白的指节上,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紧了。

上班铃声在走廊里响起没多久,沉重的手术床就被推了进来。这张床比病房里的病床宽大许多,两侧预留出的空间显然是给医生站立的位置,金属制的工具架紧随其后,冰冷的光泽让病房里的空气瞬间肃穆起来。护士一边检查着手术床的固定装置,一边对仲昆和马媛说:“等下要提前一小时去麻醉室做准备,另外,家属请到医生办公室签一下字。”

她顿了顿,抬眼看向两人,语气凝重了几分:“心脏搭桥手术的风险很高,死亡率大概在5%,沈主任会详细跟你们说明情况。”

仲昆的脚步顿了顿,回头看了眼床头沉默的廷和,又拍了拍马媛的肩膀,转身跟着护士走向医生办公室。推开门,沈主任正坐在办公桌后,面前摊着一张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见他进来,主任起身示意他坐下,拿起笔在图上轻轻勾勒:“心脏搭桥手术的核心原理,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医学智慧。医生会从患者自身其他部位,选取一段血管作为“桥”的材料,常见的有腿部的大隐静脉、胸部的乳内动脉等。这些“桥”血管就像全新的管道,一端连接在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的近端,另一端连接在狭窄部位的远端,从而绕过堵塞的血管段,让富含氧气和营养的血液能够重新顺畅地流向心肌,恢复心脏的正常供血功能。”

讲到这里沈主任停顿了一下,继续告诉仲昆:“术后1-2天,患者通常在重症监护室(ICU)度过,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测心率、血压、呼吸等指标,同时通过药物控制疼痛、预防感染,并指导简单的床上活动,如翻身、活动手脚,防止血栓形成。脱离ICU转入普通病房后,患者开始逐步增加活动量,从床边站立、短距离行走,过渡到在病房或走廊内散步。此阶段医生会重点检查“桥”血管的通畅情况,并评估心肺功能,若恢复顺利,术后7-14天即可达到出院标准。”

沈主任将心脏搭桥手术的过程、预期效果与潜在风险逐一阐明,末了,她从文件夹中抽出一份手术风险协议书。纸上“因手术意外导致的伤亡,家属自愿不追究医院责任”的条款格外醒目。仲昆心里清楚,这是大手术前必不可少的程序,他没有丝毫犹豫,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几乎是同时,走廊那头的麻醉室门被推开,廷和躺在推床上,被护士缓缓推进去。手术室的红灯亮起,一场长达四小时的生命守护战,就此拉开序幕。

仲昆和马媛在手术室外的长椅上坐了整整四个小时。直到下午一点多,那盏令人心焦的红灯终于熄灭,沈主任带着助手走了出来,脸上带着疲惫却轻松的笑容:

“手术很顺利,不用担心。”

悬在两人心头的巨石,这才轰然落地。

半小时后,浑身插着各种管子、面罩里还在起伏着氧气的廷和被推了出来,他依旧处于昏迷中,仲昆和马媛刚看清他苍白的脸,推床就被转向了重症监护室的方向。护士快步跟上,轻声告知:

“重症监护室有规定,每天上午9点只允许一名家属探视,每次半小时,还得提前消毒灭菌,你们明天再来吧。”

两人回到409病房,默默将廷和的衣物、洗漱用品归拢整齐,便动身返回小木桥旅店。一进旅店,仲昆就直奔服务台,接连挂了三个电话。第一个打给安先生,语气里满是感激:

“安先生,太谢谢您了!沈主任亲自做的手术,非常顺利。”

第二个打给岳父,声音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