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确认购买机床(2 / 2)

廷和猛地抬头,手里的笔都顿了一下:“小子,这么快就回来了?事情办妥了?”永明笑着点头,从包里掏出一份叠得整齐的合同递过去:“您看,这是合同。珩齿机每台便宜2.7万,滚齿机每台便宜2.5万,10台算下来,一共省了25.8万。这趟没白跑。”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签完合同就去车间看了机器,外形和南京那批一模一样。您让仲伟看看说明书,没问题咱就汇款,就算有问题,再跑这一趟也值了。”说着,他从旅行包里掏出一包木耳、一副熊皮护膝,还有一摞厚厚的机器说明书,一一摆在桌上。

廷和拿起合同翻了两页,脸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他抬头对永明说:“好小子,干得漂亮!你去车间把仲伟叫过来,让他赶紧看看说明书。”

仲伟刚在机床旁歇了口气,就听见永明说父亲找他,心里“咯噔”一下,当即放下手里的卡尺,小步流星地往办公室跑。推开门时气息还没匀,他便急着问:“找我有什么急事?”

廷和没抬头,只是朝桌上的两份说明书抬了抬下巴:

“主要是让你看看沈阳机床和南京机床有什么差别。”他指这“沈阳机床厂”样本,语气沉了几分,“永明说沈阳的珩齿机用了金刚石磨轮,效率能提高15%——原来研磨一个伞齿轮要15分钟,现在12分钟就够了。”

说着,他把样本往仲伟面前推了推,“这两种样本你带到检测室仔细看,别让别人发现,尤其不能让仲昆看见。看完马上把结果告诉我。”仲伟接过样本,应了声“知道了”,转身快步回了车间。

另一边,永明刚从加工车间把仲伟叫到办公室,便径直往西院工地赶。远远就看见北侧三排半截立柱立在那儿,安好的钢模板外还沾着未干的水泥印——混凝土已经浇筑完成,几名工人正踩着脚手架,给立柱上部搭新的钢模板。旁边北面约三分之一的二层地面与横梁钢模板也在同步安装。

“永明来了!”建筑队长迎上来,手里拿着进度表,“明天一天,我们争取把北部三分之一的钢模板全装完,周一就能浇筑混凝土。”他指了指堆在角落的四根钢柱,“采光顶的钢柱昨天送来了,今天你就给机具站打电话,让他们周一来装。这样下周说不定能把二层地面全弄完,你这边就能进回填土,把一层地面做好,绝不耽误后续安装机床。”永明点点头,掏出笔记本把关键节点记下来,心里已经盘算好了打电话的时间。

永明推开办公室的门,径直抓起电话,手指在按键上顿了顿,拨通了机具站的号码。

“嘟——嘟——”绵长的电话声在空荡的办公室里回荡,永明看了眼墙上的挂历,周一安装钢柱的日子越来越近。就在他快要挂断时,电话那头终于传来了应答声。“您好,机具站。”

“麻烦找一下站长。”永明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些。

“站长去公司开会了,”对方的语气很平淡,“有什么事我先记着,等他回来汇报后给你回电。”

“你跟站长说,齿轮厂周一要安装钢柱,让他务必安排人去现场盯着。”永明语速飞快地交代,生怕遗漏了关键信息,得到对方“好的,一定转告”的答复后,才松了口气挂断电话。

与此同时,廷和刚从办公室出来,脚步匆匆地走向加工车间。他心里揣着机床采购的事,迫切想见到仲伟。车间办公室的门虚掩着,推开门却空无一人,廷和没多停留,转身往检测室走去。

检测室里,仲伟正埋着头,鼻尖几乎要碰到桌上的两份样本。他手里捏着一把尺子,反复对照着样本上的参数。听到脚步声,仲伟抬头,见是廷和,立刻放下样本站起身:“爸爸,这两份样本的参数我对比了3遍,数值完全一致。而且从照片上看,两种机床的大小也差不多。”

廷和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上前一步补充道:“永明已经去车间看过实机了,跟咱厂子里现在用的一模一样,而且还拍了照片,错不了。既然参数和实物都没问题,我这就安排付定金,免得夜长梦多。”仲伟点点头。

敲定了机床的事,廷和拿着永明刚从沈阳机床厂签回来的合同,径直走向会计室。会计室里很安静,只有马媛打算盘的声音。见廷和进来,马媛停下手里的活,抬头笑着问:“爸爸,您怎么过来了,有事吗?”

廷和在她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把合同推了过去:“这是永明从沈阳签的机床合同,你看看。每台机价比南京那边低两万多,10台算下来,一共能省25万。这事我没让仲昆知道,你心里有数就行。”

马媛拿起合同翻看,眼里闪过一丝惊讶。廷和接着说:“你按合同上的约定,尽快把定金汇给沈阳机床一厂。另外,你表哥办厂的事我也落实好了——你表哥、你父亲还有仲昆,每人出资15万,各占30%的股份,剩下的10%留给毕庶模。厂名叫骏马车辆配件厂,厂址在南郊的夏水村。”

他顿了顿,语气严肃了些:“这些事你知道就好,暂时别跟仲昆提。”马媛收起合同,认真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