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庆功宴会(1 / 2)

2.26 庆功宴会

廷和陪着毕庶模喝了一会儿茶,他看了一下表站起来说:

“你们慢慢喝,我到村委杨村长那里。5点钟,仲昆陪毕师傅去村里的小饭店,我准备今晚在那里开个庆功会。村里、乡里的有关领导都能来。五点一刻,永明去和仲明一起把车间所有的工人带去饭店,包括厨房里的二姐和葛叔,把厂大门锁上就行了。”

在村委办公室。杨村长,廷和正在策划晚上的庆功宴会。杨村长早早的就和饭店的老板打了招呼。老板把本来晚上订好的两桌饭也退了。又去集市买了几只鸡和一只鹅,庆功宴肯定丰盛。巩主任的电话我也打通了,刚才他还给我回了电话。告诉我,这下他可解放了,不用天天向县长汇报了。他也向县长通报了齿轮生产成功的消息。本来也想让他来参加庆功会。但是县长说,今天晚上有外宾,他要陪一把手接待外宾,不能来。郝乡长接到电话后说,我一定去。村委办公室的挂钟指向了四点四十五分,杨村长对廷和说:

“你先去饭店看看准备的怎么样了。我在办公室等巩主任和郝乡长。他们一到,我就带他们过去。”

廷和到了饭店,饭店老板见到廷和到了,双手抱拳,口中念念有词:

“恭喜杨厂长。听说你的齿轮试制成功了,连杨村长都高兴的合不上嘴。”

说着把廷和让到了包间。包间今天收拾的格外干净。廷和刚刚在主陪上坐下。仲昆陪着毕庶模也到了。廷和马上把毕庶模让到大客的位置。毕庶模说了句客随主便。就在廷和的右侧坐下了。仲昆忙着给他们倒茶。随后,全厂的员工也在仲明和永明的带领下来到了饭店。大家都按照仲明提前拟定的好的名单依次坐下。除包间外,大厅安装了两个大圆桌,基本上是座无虚实。

包间里热气腾腾,水晶吊灯洒下暖黄光晕,映得圆桌中央那盆红掌愈发娇艳欲滴。十把木椅围坐得满满当当,杯盘交错间飘出醇厚酒香,铸铁锅炖着的肥鹅正咕嘟冒泡,金黄的汤汁裹着枸杞、党参在砂锅里翻滚,蒸腾的热气混着花椒与桂皮的辛香,直往人鼻腔里钻。

正热闹时,木门推开,杨村长引着巩主任、郝乡长踏进来,屋内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掌声。廷和三步并作两步迎上去,

“快请上座!”

他伸手虚引,将郝乡长让到二客位,木椅与地面摩擦出细微声响。

这个圆桌一共是10个位置。现剩余一个位置。廷和说:

“这个座位应该留给为齿轮试验成功做出最大贡献的苏达成,今天他没有来。”

宴会开始前,廷和站在包间门口首先讲话:

“今天是为了庆祝齿轮试产成功的宴会。在宴会前。我首先要感谢帮助我们渡过难关的东风齿轮厂的毕庶模师傅。”

毕庶模站起来和大家招了招手。

“然后感谢郝乡长、巩主任和杨村长。”

3位同时站起来向大家招呼,然后坐下。廷和继续说:

“没有巩主任的资金支持和杨村长的厂房和人员的支持,齿轮厂不会走到今天,我代表我厂全体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祝各位。万事如意,健康长寿。最后我提议,为我们的友谊,为大家安康干杯。”

一杯酒下肚后,杨村长打开了话匣子:

“今天杨厂长请我们,除了吃饭之外,我们还要听一听你们下一步有什么宏伟计划。以及实现这些计划还有哪些困难。”

廷和说:“宏伟计划谈不上。我今天已经给全厂下达了春节前生产5000个齿轮的初步计划,准备盈利10万元。毕师傅来我厂后,建议我们再购进两台测量齿轮的仪器。一台是齿形测量仪,另一台叫齿向测量仪。我们这次就是因为没有齿向测量仪才出的问题。所以春节前,齿轮能赚钱的话。我们不准备先还信用社的贷款,而是采购这两台仪器,想请示一下巩主任。”

巩主任听后立即表态:“只要是生产需要,先解决当务之急。贷款可以缓一缓。”

听和抓住机会,趁机给巩主任敬了一大杯酒。

第一桌的小白正给老李师傅斟酒,青瓷酒壶与杯沿相碰发出清响。铸造车间的几个员工已经挽起袖子,鼻尖沁着薄汗,盯着铁锅里油亮的鹅肉直咽口水。

“李师傅,您尝尝这鹅腿!”

小白夹起颤巍巍的肉,油花顺着筷子滴进骨瓷碟,

“农场现宰的,骨头缝里都渗着草药香。”

另一桌的仲芳正给葛叔布菜,白瓷勺舀起炖得软烂的鹅掌,“葛叔,您最惦记的胶原蛋白管够!”加工车间的员工围坐一团,捧着碗盛鹅汤,蒸汽氤氲间笑闹着:“这汤比我炖的银耳羹还浓稠!”后勤金生夹起块泛着琥珀色的鹅肉,“这火候绝了,骨头轻轻一抿就脱!”

酒过三巡,铸铁锅里的鹅肉见了底,新上的时蔬在骨汤里打着旋儿。毕庶模师傅端着酒杯走到永明跟前,

“多亏您牵线搭桥,才能和东风齿轮厂合作!”

他仰头饮尽杯中酒,洋溢出爽朗笑声。杨村长夹起块炖得透亮的鹅皮,

“这厂房改造啊,还得感谢民兵们加班加点!”话音未落,民兵队长举着酒杯起哄。

廷和站在窗边,看着月光洒在院外。他端起酒杯,琥珀色的酒液晃出细碎光影:“这杯,敬齿轮厂的明天!”九只酒杯在空中相碰,清脆声响里,有机鹅的香气与欢声笑语,顺着雕花窗棂飘向繁星点点的夜空。

庆功会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热烈的气氛仿佛还萦绕在空气中。廷和送走了好乡长、巩主任、杨村长后,与仲明、仲芳和晓芬一同回到家中。此时家中,老伴因晚上独自在家,晚饭随意凑合了一下,早已躺下歇息。

廷和与仲明走进小客厅坐下,两人在庆功会上都没喝太多酒。仲明熟练地泡了一壶茶,给父亲倒上一杯。茶香袅袅升起,廷和却无心细品,皱着眉头看向仲明,说道:

“明天毕庶模就要走了。他帮了咱们这么大的忙,送点儿什么礼物给他?”

仲明沉思片刻,回应道:

“他离这儿远,又要坐火车。送东西太大,不好拿。不如你明天去李会计那里提1000块钱,让仲昆转给他。我看仲昆跟他形影不离,今天又不住旅馆,和永明住宿舍,我觉得有点儿反常。”

廷和摆了摆手,语气略显疲惫:“别多想了,好在他帮了我们解决了大问题。时间不早了,睡觉吧。”

自从仲昆把营业执照上负责人写上自己名字以后,平日里憨厚老实的仲明心里就像堵了一块石头,总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觉。他隐隐觉得,这个弟弟似乎哪里不太对劲,仿佛与这个家渐渐疏远,离心离德。

另一边,仲昆和永明陪着毕庶模回到宿舍,三人围坐在小桌旁,气氛融洽地聊了起来。毕庶模一脸感慨地对仲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