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我,昊天,开局洪荒当天帝 > 第139章 始皇铁腕镇八荒 百家星火隐幽芒

第139章 始皇铁腕镇八荒 百家星火隐幽芒(2 / 2)

此乃坑儒之狱!虽主要针对方士与部分儒生,然其震慑之意,遍及百家!咸阳城外那巨大的土坑,埋葬的不仅是四百六十余条性命,更是始皇以极端手段扼杀一切异议、追求绝对顺从的恐怖决心!

洪荒各界,再次为之动容。

天庭巡天司记录下这浓厚的业力与怨气。

地府接引了这批充满不甘与愤怒的文人魂魄。

西方教行者则於暗中,对这些魂魄低诵往生经文,播下来世佛缘之种。

经此二事,百家学说在明面上几乎销声匿迹。始皇似乎成功地将思想也“统一”了。他继续推行其宏伟计划:筑长城以拒胡人,修驰道以通天下,建阿房以显威权,铸金人以弱民间兵戈……其功业旷古烁今,其手段亦刚猛酷烈到了极点。

然,思想之火,岂是凡火所能尽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齐鲁故地,一处隐秘的宅院。

老儒伏生将最後几卷精心誊抄的《尚书》、《诗经》藏入夹壁之中,泪流满面,对其子叮嘱:“此乃先王之道,华夏之魂!秦火虽烈,终有尽时!汝需牢记此地,待他日天下清明,必使其重见天日,传承後世!”其神魂之中,那丝源自文曲星的传承灵光虽黯淡,却顽强不灭。

楚地深山,墨家残余钜子与弟子,转入更为隐秘的地下活动,继续践行其“非攻”、“节用”之道,并将始皇暴政与当年讽刺的“夏桀”、“商纣”并列,暗中积蓄力量。

道家高人则远遁山林,冷眼旁观,於静坐中体悟“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之理,将对暴政的反思融入对天道的更深理解中。

阴阳家者流,则悄然将“五德终始说”与秦之暴政联系,推演其“水德”虽胜,然“以水灭火”过於酷烈,恐难长久,暗中等待“土德”兴起之机。

百家之学,并未消亡。它们只是转入了地下,融入了民间,如同冬眠的种子,深藏於冻土之下,等待着春风的到来。而那焚书坑儒的极端压迫,反而激发了更深的反思与蜕变。儒家思考着“仁政”与“暴政”的区别;墨家强化其组织与实践性;道家深化其对自由与自然的追求;法家内部亦开始分化,思考“法治”与“暴政”的边界……

而这一切,都未能逃过洪荒诸圣的感知。

天庭,昊天上帝目光幽深:“压迫愈甚,反弹愈剧。秦运虽隆,然其根基已种隐患。祖龙真灵霸道有余,而仁德不足,非长久之道。”

幽冥地府,平心娘娘漠然:“怨气积蓄,业力缠身,秦之国运,已现裂痕。”

西方极乐世界,准提道人面露微笑:“此乃众生求不得苦、怨憎会苦之显化。正合我法广传之机。”

始皇嬴政,凭藉祖龙真灵与无上权柄,似乎镇压了一切。然,那散落四方的百家星火,却在黑暗中闪烁着更加顽强的光芒。思想的潜流,正在地下汹涌奔腾,等待着冲破冻土,汇成江河的那一天。

这一天,并不会太遥远。因为那看似固若金汤的秦帝国,其内部因严刑峻法、劳役无度而积累的民怨,已如乾柴,只需一粒火星,便可燎原。

而这粒火星,或许将起於东南,或许将起於戍卒……

洪荒的棋局,已进入了最後的倒计时。诸圣的目光,已开始投向那即将引爆这一切的“天命之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