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使需秉持两点:其一,探明匈奴真实意图,细致观察其使团动向;其二,所有商谈结果,皆为初步意向,最终定夺,需由哀家与陛下,根据叶展颜、燕王及特使三方奏报,综合考量后,再行圣裁!”
“在此期间,诏令叶展颜,北疆防务不可有丝毫松懈,对匈奴使团,外松内紧,严加监视!若其有异动,准其……临机决断!”
这道旨意,既没有完全拒绝和亲,给和平留有余地,维护了天朝体面。
又没有轻易相信匈奴,将最终决定权握在中央,同时赋予了叶展颜足够的临机处置之权,可谓平衡了各方诉求。
“太后圣明!”
张廷儒、杨廷鹤等人躬身领命。
周淮安虽仍面有忧色,但太后的安排也算周全。
尤其是强调了叶展颜的临机决断之权,让他稍稍安心,也只好拱手道。
“臣,遵旨。”
一场朝堂争论暂告段落。
但北疆平北城的暗涌,却因为朝廷特使的即将到来,而变得更加微妙和复杂。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那座饱经风霜的边城。
礼部的特使,将会给那里带来怎样的变数?
平北城内的气氛愈发微妙。
一方面是燕王李时茂对叶展颜念念不忘,时不时以商讨军务为名前往提督府,那黏稠暧昧的眼神让叶展颜恨不得直接拔刀。
另一方面,更令叶展颜头疼的是,燕王妃崔氏。
自那日荒园“疏导”之后,她看向叶展颜的眼神彻底变了。
现在,王妃心里不再全是纯粹的仇恨与绝望。
而是混合了一种近乎偏执的依赖与炽热。
她开始以各种借口派人送来亲手制作的糕点、汤羹,甚至缝制的衣袜和内裤。
那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叶展颜避之不及,却又因着那份共同的秘密与对她的些许怜悯,无法做得太过绝情。
“王爷和王妃两口子……这都什么时候了!”
叶展颜揉着眉心,将又一份崔氏送来的食盒推到一边,心中满是烦躁。
比起这些儿女情长,他全部的心神都系在城外那群包藏祸心的匈奴使团身上。
和亲?绝无可能!
他叶展颜亲手葬送了匈奴八万大军,此仇不共戴天。
让匈奴野蛮公主过来玷污皇室血脉?
将大周的宗室女送去给匈奴王蹂躏?
他第一个不答应!
那无异于羊入虎口,更是对所有战死边军亡魂的亵渎。
但难题也在于此。
匈奴此番放低姿态,打着求和的旗号而来。
大周若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兴兵征讨,或粗暴拒绝,传扬出去,周边虎视眈眈的诸国、各部族会如何看待?
他们会认为大周霸道嗜杀,不通情理。
日后边境但有纷争,谁还敢相信大周的“怀柔”政策?
必然拼死抵抗,届时烽烟四起,边境将永无宁日!
这绝非国家之福。
他需要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既要粉碎匈奴的阴谋,又要让大周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甚至……若能借此机会,再狠狠削弱匈奴一番,那就更好了。
就在叶展颜苦思冥想之际,朝廷的钦差终于到了。
来者是礼部侍郎,姓钱名益谦。
叶展颜知道这人,四十多岁年纪,白面微须,是个典型的柔弱文官。
此刻,他脸上带着些许舟车劳顿的疲惫。
但更多的是一种身为天朝上使的矜持与优越感。
按照惯例,钱侍郎先拜会了燕王,传达了太后和陛下的问候,又与幽州地方官员见了面,最后才来到叶展颜的提督府。
但是叶展颜开场的灵魂三问,差点没把钱侍郎给吓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