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并州的水很深呐!(2 / 2)

叶展颜静静地听着,不置可否。

这位郡主的分析,与他在舆图前推演的结果不谋而合,甚至更为直接。

她毫不避讳地指出了河西走廊的重要性,以及鞑靼的战略野心。

这份见识,绝非寻常深闺女子或纨绔宗室所能及。

不过,叶展颜心里还有更深一层的想法。

只是现在那想法还未证实,所以他也不便在此多说什么。

“郡主高见。”

叶展颜淡淡赞了一句,随即抛出另一个问题。

“只是,叛将赵永禄升任雁门副将不过半年,根基未稳,却能轻易诈开关门,其中是否另有隐情?”

“郡主久在并州,可曾听闻此人过往,或他与朝中、地方有何牵连?”

他的目光如无形的针,试图从李云韶的反应中捕捉到一丝一毫的异常。

李云韶闻言,眉头微蹙,似乎真的在认真思索。

片刻后,她摇了摇头坦然道。

“赵永禄此人,原本在边军中名声不显,其升迁之事,据说是走了京中兵部的门路。”

“父王也曾对此人能力有所疑虑,但因其任命出自兵部,且当时并无实据,也不便过多干涉。”

“如今看来……唉。”

她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惋惜与愤慨,表现得恰到好处。

京中兵部……叶展颜记下了这个信息。

这与他之前让东厂调查的方向一致。

李云韶的回答滴水不漏,既点出了赵永禄升迁的异常,又将晋王府的责任撇清,暗示这是中枢用人不明所致。

“兵部……”

叶展颜咀嚼着这两个字,不再言语。

车厢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车轮与马蹄声规律地响着。

李云韶也不再主动开口,重新将注意力放在警戒上。

但她能感觉到,身后马车里那道审视的目光,并未完全离开自己。

这位权倾朝野的东厂提督,果然如传闻中那般,心思深沉,难以揣度。

队伍一路无话,在傍晚时分,终于抵达了忻州城。

忻州城此时已是一片大战将至的景象。

城头旗帜林立,守军数量明显增多,滚木礌石堆积如山,城墙上有明显的修补痕迹。

城外,连绵的军营已经扎下,来自周边卫所的援兵正在陆续抵达,人喊马嘶,一片繁忙。

叶展颜的车驾径直入了城,直奔忻州卫指挥使司衙门,这里已被临时改为北上援军的行辕。

李云韶在衙门前勒住战马,对掀帘下车的叶展颜道。

“叶提督,既已安全抵达忻州,本宫需先行回府向父王复命。”

“父王想必已在王府备下薄宴,为提督接风洗尘,并商议军机要务。”

叶展颜抬头看了看天色,颔首回道。

“有劳郡主引路,代本督先行谢过王爷厚意。”

“待本督稍事安顿,便前往王府拜会。”

“如此,本宫便在王府恭候提督大驾了。”

李云韶在马上微微一抱拳,不再多言,调转马头,带着一队亲兵,朝着城西那座巍峨的晋王府方向疾驰而去。

叶展颜站在衙门口,望着那一人一骑消失在暮色中的街道尽头,目光深沉。

“督主,”来福悄声上前,“这乐平郡主……”

叶展颜抬手,止住了他的话头。

他转身,看向北方雁门关的方向,又仿佛透过重重屋宇,看到了西面那条岌岌可危的河西走廊。

“并州的水,比咱家想的要深。”

他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

“晋王,乐平郡主,叛将,鞑靼……有意思。”

“吩咐下去,让咱们的人,眼睛放亮些。”

“今晚晋王府这场接风宴,怕是不会太平淡。”

夜色,渐渐笼罩了忻州城,也掩盖了无数暗流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