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友们!同志们!静一静!听我们说!”徐晓华站上一个临时搬来的木箱,她的声音因为激动和疲惫而有些沙哑,却清晰地传遍了人群。
喧闹的人群渐渐安静下来,无数道目光聚焦在他们身上,充满了疑惑、期待和未熄的怒火。
“我们知道大家的心情!”徐晓华环视众人,语气沉痛,“瞿总……他走了,我们比谁都难过,比谁都愤怒!”
他的话引起了工人们强烈的共鸣,人群中响起压抑的啜泣和愤怒的低吼。
“但是!”徐晓华话锋一转,声音提高,“瞿总如果在天有灵,他愿意看到我们这样吗?他一手创下的龙华基业,他最牵挂的,就是我们这些跟着他打拼的兄弟姐妹们能有饭吃,有衣穿,能过上好日子!”
安纤雪上前一步,用她一贯清晰冷静的语调接过话头,但微红的眼圈暴露了她的情绪:“和县府……我们谈过了。现在硬碰硬,吃亏的是我们!已经有工友受伤了,难道还要让更多的人流血,让更多的家庭破碎吗?瞿总已经不在了,但我们还要活下去!我们的家人还等着我们养活!”
瞿子晴哽咽着开口,眼泪终于忍不住滑落:“老三最大的心愿,就是龙华能好好的,大家都能好好的……我们不能让他心血白费!现在县里同意拿钱出来让公司恢复生产,答应这个月的工资按时发放!这是我们争取来的机会!是活下去的机会!”
秦长青最后发言,他声音沉稳,带着技术人员的务实:“光喊口号解决不了问题!机器停了这么久,需要检查、需要维修!车间需要整理!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让机器重新转起来,是让订单重新回来!是让龙华活下去!只有龙华在,我们才有希望!现在,各车间骨干带头,立刻组织人手,检查设备,打扫卫生,为恢复生产做准备!这才是对瞿总最好的告慰!”
四人的话,像一盆掺杂着冰水的温水,浇在工人们滚烫的情绪上。先是刺骨的冰凉,继而是一丝现实的暖意。
他们的话术极其高明:首先共情,承认并接纳工人的悲愤;其次点明残酷现实,硬碰硬代价巨大;然后抛出希望;最后落脚于对瞿子龙的告慰和龙华未来的集体利益上。这完全契合了工人们内心深处最朴素的愿望——生存,以及对自己付出心血的工厂的感情。
激动的人群渐渐冷静下来。是啊,瞿总死了,报仇固然重要,但眼前最紧迫的是一大家子的生计。如果龙华真的垮了,他们去哪里找这么好的工作?县里的承诺虽然不可信,但至少是一线希望。而且,徐总、安总、瞿小姐和秦工这些瞿总的左膀右臂都出来了,他们的话,总归是有分量的。
“徐总说得对……先让厂子转起来再说!”
“对!不能让瞿总的心血完了!”
“检查设备去!先把机器弄好!”
“领了工资,家里娃才能交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