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楼(翻译君):
王轩获奖感言我帮大家翻译了:“谢谢戛纳,谢谢评审团,谢谢所有演员,谢谢我的母校北电。我是一个来自北电的大一学生,很荣幸能获得戛纳的认可,我相信这只是个开始,以后我会继续带着更好的作品来戛纳的,谢谢。”
卧槽,最后一句有点狂啊,不过我喜欢。
二十六楼:
牛逼啊!这才是华语电影的未来!
居然才大一,我大一那会儿还在想着班上小兰呢。
二十七楼(搬运工):
路透社刚更新了报道:
“来自华夏的年轻导演王轩,凭借影片《沉默的选择》赢得评审团大奖。这部探讨女性命运与救赎的作品,以极简主义风格征服了评审团。”
二十八楼:
我说什么来着!我们轩哥就是牛逼啊!!!
二十九楼(阴阳怪气哥):
这下又要被资本捧上天了,有什么了不起的。
三十楼(女粉):
酸什么酸?人家靠实力吃饭,戛纳都认了!就你事多!
三十一楼(冷门影评人):
我同学去戛纳看过片子资源,说实话挺压抑的,不是一般观众能看得下去的那种,但确实有冲击力。
三十二楼(楼主总结):
好了,金棕榈揭晓了,《华氏911》拿下最高奖。
果然,政治正确同样在西方适用。
但今晚我们已经赢了——王轩让世界看见了华夏新一代导演的力量。
楼主更新完毕,兄弟姐妹们可以散了。
——来自凌晨两点的影迷直播报道。
帖子到这里并没有结束。
整整一个晚上,楼层还在不断攀升。
有人讨论王轩的电影风格,有人八卦他和斯嘉丽的关系,也有人在怀疑“这是不是水军炒作”。
但不管怎样,这一夜,王轩又让广大的歌迷,网友们重新认识他了。
天涯、猫扑、网易娱乐、百度贴吧,全都在转载这个帖子。
第二天一早,《沉默的选择》拿奖的消息登上国内各大门户首页,标题五花八门:
【华夏新锐导演王轩戛纳斩获评审团大奖】
【从歌手到导演,王轩完成完美转型】
【华夏新生代在戛纳重燃星火】
这时,远在戛纳海边的王轩刚刚脱下礼服,靠在酒店阳台上。
外面的海风仍然凉爽,街上还亮着灯。
他看着自己手里的那座银色奖杯,忍不住笑了笑。
拿完奖,接下来就是版权事宜了。
经过两天的谈判,《沉默的选择》的海外版权总算定了下来。
理论上来说,得奖越大,版权卖得就越高。
可实际并非如此。电影圈的账,不光看奖杯的成色,更看商业评估。
一个奖杯能加几成溢价,得看买家认为它能换来多少观众。
当然,凡事也有例外——大导演不在讨论范围内。
就拿王佳伟来说,他的片子哪怕颗粒无收,仍有片商排队要买。这就是导演个人口碑了,不是市场逻辑能解释的。
王轩心里很清楚,自己离那一档还早。
他拍的《沉默的选择》,属于作者电影那一挂——文艺、内敛,票房潜力有限。